南楼令六首(其二)

帘影卷湘纹。花前荡画裙。乍伤情、钗燕轻分。

毕竟风尘堪得否,频说向、远行人。惜别掩重门。

凭谁验粉痕。展芳衾、独自黄昏。

好是恹恹风月底,知两处、暗消魂。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南楼令》的第二首,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的情感。

首先,“帘影卷湘纹”,开篇以帘影与湘纹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湘纹,常用来象征深邃的情感或复杂的思绪,此处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花前荡画裙”,接着描绘了女子在花前轻盈地荡动着裙子的场景,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也隐含了她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乍伤情、钗燕轻分”,“钗燕”指的是轻巧的发簪,这里通过“轻分”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之情,仿佛连发间的装饰都承载了离别的沉重。

“毕竟风尘堪得否”,这句话蕴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疑问,似乎在问:这样的离别,是否真的能够承受?是否值得?

“频说向、远行人”,“频说”意味着反复诉说,是对远方行人的不舍与牵挂,通过言语的交流,试图缓解心中的离愁。

“惜别掩重门”,“掩”字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离别之际,关闭大门的动作,既表现了对离别的不舍,也预示了未来的孤独与寂寞。

“凭谁验粉痕”,“粉痕”可能是指女子脸上因离别而留下的泪痕,这里通过“凭谁验”表达了无人能理解或安慰自己的情感状态。

“展芳衾、独自黄昏”,“芳衾”指的是绣有花卉图案的被褥,独自一人在黄昏时分展开它,既体现了孤独,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好是恹恹风月底,知两处、暗消魂”,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描述了在月光下,两人分别在两地,各自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与哀愁之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痛,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与离别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楼令六首(其三)

深院下帘旌。薰炉小篆清。听疏疏、鸳瓦声轻。

缀玉飘琼寒乍紧,问何处,春草生?曾否破新正。

连宵拥病醒。数芳辰、草晕花醒。

独对东风应自笑,消不尽、绮罗情。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六首(其四)

花底识罗敷。雕拢映碧梧。细腰身、应怯将雏。

锦字银笺都不寄,多半是、少双鱼。往事总模糊。

钗盟半已虚。最难忘、一点香酥。

今夜夜凉知有梦,还梦到、碧纱无。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六首(其五)

好个嫩凉天。轻纨已暂捐。又空庭、夜雨绵绵。

点点声声秋意满,梧叶底,豆花边。更漏杳如年。

挑灯枕手眠。是天涯、况味悽然。

想得谢娘愁拥髻,也滴向、小窗前。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六首(其六)

紫艳逗墙坳。花光的的娇。上云鬟、为尔魂销。

记得个侬初睡起,拈一朵,破无聊。粉蝶故相撩。

携来露未消。惜香心。暗袅纤腰。

杏子单衫低映处,斜又整、最难描。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