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对端郡守黄伯望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每逢潘总督,开口话端阳”开篇,巧妙地将黄伯望与历史上的贤能官员相提并论,暗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接着,“秋肃千山静,春回万卉芳”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描绘出黄伯望在任期间带来的政治清明与社会繁荣,形象生动。
“才华今治郡,风采昔为郎”则直接赞扬了黄伯望的才华横溢和过往的辉煌成就,将其从地方官到朝廷重臣的转变描绘得淋漓尽致。最后,“舆论谁能废,终当佐庙廊”表达了对黄伯望未来影响力的期待,认为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将为国家的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朝廷的重要支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伯望个人品质、政绩以及未来潜力的赞美,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认可和寄予厚望,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