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归

远道趋乡国,中宵梦弟兄。

松篁数里见,桑柘十年成。

慈母惊相问,邻儿笑共迎。

无钱未足恨,骨肉慰离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初归》,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回到家乡后与亲人团聚的温馨场景。诗中运用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远道趋乡国”,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远离家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心之所向的地方。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向往,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接着,“中宵梦弟兄”一句,通过梦境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深夜,诗人梦到了兄弟,这不仅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庭的渴望与依恋。

“松篁数里见,桑柘十年成”两句,以自然景观的变化为背景,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家乡的发展。数里的松竹和十年间桑柘的生长,既展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感慨。

“慈母惊相问,邻儿笑共迎”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与亲人的重逢情景。慈母的关切询问和邻人的欢笑迎接,生动地表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与邻里间的和睦,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最后,“无钱未足恨,骨肉慰离情”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条件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即使没有足够的财富,与亲人团聚带来的喜悦与安慰,足以弥补一切。这两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家庭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物质追求的适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常宁刘百户园林(其一)

颇爱将军第,幽同处士园。

石浮春雨翠,溪抱夕阳暄。

虎韔空悬壁,熊车数过门。

遥疑花树底,鸡犬近仙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常宁刘百户园林(其二)

少壮从戎事,归休遂野情。

鹖冠时自著,龙剑夜犹鸣。

竹下思羊仲,瓜前感邵平。

知君纵幽赏,心已薄浮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常宁刘百户园林(其三)

春日名园好,常时俗客稀。

树间斜引径,花外别开扉。

沙鸟随行熟,池鱼上钓肥。

往来祇适兴,出处已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赠陈与之

午日清江道,南风满白蘋。

暮年为客健,长路对人贫。

忆弟馀双鬓,还家称一身。

有孙堪慰眼,莫厌把杯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