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翻译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美丽风光的深切怀念。"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一句,简洁明快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和熟悉。"日出江花红胜火"形象鲜明,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江边的花朵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绽放,比火焰还要夺目。这不仅是对色彩的描写,也寓意着江南春天的热烈与活力。

"春来江水绿如蓝"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春季到来,江水变得清澈见底,如同蓝色宝石一般,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能不忆江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难以忘怀的情感,这里的"忆"字蕴含深情,是对前文描述的风景的一种总结,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但却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长相思(其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其二)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如梦令(其一)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

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

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