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

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

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

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

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

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

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

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

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

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

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

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

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

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等词句,展现了官场的肃穆与人才济济的景象。接着,“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则揭示了官员们在处理政务时的严谨与公正。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郭子昭才华横溢、品行高洁的赞赏,以及对其放弃荣华富贵、坚守贫贱之志的钦佩。诗中还提到了郭子昭在公务之余的生活情趣,如“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以及他参与的社交活动和文化生活,如品茗、赏花等,展现了其丰富的人文情怀。

最后,诗人以“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感叹昔日同窗好友的离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文子方寓直翰林数日即以使往云南典选诗用识别

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

恒持万里见,若与一室谋。

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

皇明所照烛,犷强悉恬柔。

缅怀国利器,爵禄乃戈矛。

稍乖铨鉴宗,将贻茧丝忧。

况提天官书,往即外府筹。

考择命词臣,得无慎其由。

翰林文夫子,见谓能言流。

受词别知友,大斗釂不酬。

襆被辞夜直,出门戒晨驺。

选林古所难,此事若冥搜。

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

施施处士议,劳劳城者讴。

太史制褒贬,在子用春秋。

将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

循吏果再见,斯民庶其瘳。

得结数十辈,参错置边陬。

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

吾徒分阸远,被服在林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其一)

裘葛亦何事,为人司暑寒。

微哉一封垤,欲等嵩华看。

如将射变率,未免噎废餐。

我贫不自遂,早知行路难。

邂逅与君别,好怀讵能安。

为语南飞鸿,雪迹何时漫?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其二)

龟山载道南,伊阙无全书。

遁翁受李氏,一轨行众涂。

如人执蓍蔡,于物察鸢鱼。

至今表乡学,粹美不近迂。

得君羁旅中,滞念尽刊除。

讥评世亦有,鉴裁我岂虚。

唯应双剑光,贲子幽贞庐。

形式: 古风

发通州至小直沽

十年鞍马中,释去理归楫。

江光来娱人,似与我意惬。

疲劳省前痛,欢喜获新接。

念当有行初,苟志在怀牒。

何期腰间组,爵等遂凌躐。

外虽被宠荣,内实惧颠跲。

以兹恋阙情,益欲务修业。

清霜弄晚信,老树见留叶。

沽河漳潞交,冰水尚可涉。

急桨追南鸿,直不数旬浃。

梅花定迎笑,粲粲光生颊。

远游忘贱贫,吾宁负吾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