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其六)

在渊灵物或飞天,祷雨何须叩祝蜒。

千尺白虹晴饮涧,半岩苍树昼迷烟。

雁山云冷留飞锡,匡阜诗成忆谪仙。

自昔南游看不厌,归来欲写作图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首句“在渊灵物或飞天”,以“在渊”暗示深邃的山谷,而“灵物飞天”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与活力,仿佛那些山中的精灵在空中翱翔,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和神秘感。

接着,“祷雨何须叩祝蜒”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祈求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接下来的“千尺白虹晴饮涧,半岩苍树昼迷烟”,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千尺白虹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力量;而晴日下的涧水与半岩苍树间缭绕的烟雾,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中。

“雁山云冷留飞锡,匡阜诗成忆谪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雁山的云冷与飞锡,以及对庐山(匡阜)的诗意联想,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融入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感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文精神的向往。

最后,“自昔南游看不厌,归来欲写作图悬”表达了诗人对这幅山水图的喜爱与欣赏之情,以及想要将其永久保存的愿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27)

李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字仲伦。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从许谦游,为文以左、国、史、汉为标格。隐东白山,与陈樵相唱和。序著有絪緼集《元诗选》传世

  • 籍贯:东阳

相关古诗词

拟古

今晨揽衣起,及此春禽鸣。

东风渐微和,草木亦已荣。

矫首怀所思,所思伤我情。

不如且命酒,真宰殊冥冥。

形式: 古风

中秋

待月滦水上,天寒月无魄。

重云委城隅,秋色连径白。

北邻有嫠妇,南邻足愁客。

昏灯照梦魂,风雨满沙碛。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夜行乌桓道

夜行乌桓道,风寒野气白。

橐驼驾轻车,怒项不肯发。

马嘶欲人立,令我竖毛发。

四山无居人,明月照积雪。

时方甲兵收,未乾新战血。

况乃多盗贼,白昼闻杀越。

平生所经地,忧虞转恇怯。

我行岂不迟,心伤望京阙。

形式: 古风

阳台引

阳台张宴日将夕,长风吹秋欲无色。

燕丹奉酒荆卿歌,于期感激动毛发。

酒阑拂剑凭凌起,当筵直立相睥睨。

髑髅青血凝冷光,西入咸阳五千里。

白虹贯日日不死,祖龙犹是秦天子。

人间遗恨独荒凉,袅袅哀声流易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