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承天望广德湖

桃源二月春风起,是处秾华有桃李。

调笑闻声不见人,游人只在华山里。

华山逋客来何迟,隐隐茶林隔烟水。

满眼相思寄碧云,独立城南望山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桃花源的二月春风又吹拂起来,处处盛开的花朵中夹杂着桃树和李树。
欢声笑语传来却看不见人影,游人们似乎都隐藏在华山之中。
华山的隐士为何来得如此迟缓,被淡淡的茶树林隔着如烟似水的距离。
满眼望去都是思念之情,寄托给那片碧蓝的云天,独自站在城南遥望山峰之巅。

注释

桃源:虚构的理想乐土,这里指隐秘的美景之地。
秾华:繁花盛开,形容春色浓郁。
逋客:逃避现实或隐居的人。
山觜:山峰的尖端,这里指远方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桃花源景象,以及诗人游承天寺时对广德湖畔景色的欣赏。"桃源二月春风起,是处秾华有桃李",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早春时节,桃花和李花盛开的繁花似锦之景。"调笑闻声不见人,游人只在华山里",通过笑声和隐秘的华山,暗示了游人的踪迹和神秘氛围。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华山逋客来何迟,隐隐茶林隔烟水",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华山,以及山中的茶林,流露出一种期待与探寻的心情。"满眼相思寄碧云,独立城南望山觜",诗人借着满目春色寄托相思之情,独自站在城南,凝视远方的山峰,表达了对未知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游翠岩六首(其六)

欣闻厌冥烦,颇亦谢造请。

孤鶱出尘埃,胜践得真境。

万籁发静音,千岩度空影。

无味道终怜,有役虑真永。

会当立茆茨,望子苍岑顶。

形式: 古风

游翠岩六首(其五)

愿闻海潮音,几烦檀越请。

有物还有机,无心即无境。

何当雪衲身,重现水月影。

高卧与世疏,孤坐共夜永。

时时挂西窗,溪光照霜顶。

形式: 古风

游翠岩六首(其四)

先生盍言归,小子愿有请。

由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閒抱无弦琴,静弄南窗影。

胜事几人知,高风千载永。

何当理篮舆,步月下孤顶。

形式: 古风

游翠岩六首(其三)

聊谢都城游,来赴道人请。

冥怀麋鹿群,回首冠盖境。

潨泻泉石声,萧森松桧影。

风帽何妨颓,藜径敢辞永。

还闻钟磬音,为我下云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