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鹦鹉

本是乌衣伴侣。不学文鹥沙渚。

偶尔寄寒庑,消受酸风苦雨。无语。无语。

犹自解怜毛羽。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鉴赏

这首《如梦令·鹦鹉》由清代诗人吴瑗(文青)所作,通过鹦鹉的形象,描绘了其在寒冷环境中孤独与坚韧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只小生灵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本是乌衣伴侣”,开篇即点明鹦鹉原本生活在乌衣巷中,与同类相伴,过着相对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学文鹥沙渚”,转折处,诗人以“文鹥”(一种水鸟)为喻,暗示鹦鹉选择了不同于水边生活的道路,或许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栖息地或是出于某种原因被迫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偶尔寄寒庑,消受酸风苦雨”,这两句生动描绘了鹦鹉在寒冷的屋檐下,独自承受着刺骨的寒风和无情的雨水,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却依然坚韧地生存下来。“无语。无语。”重复的“无语”二字,不仅表现了鹦鹉在恶劣环境中的沉默与无奈,也暗含了诗人对其无声哀鸣的同情。“犹自解怜毛羽”,结尾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鹦鹉虽身处逆境仍能珍惜自身羽毛的赞赏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鹦鹉在艰难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思考,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生命的深刻体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

吴瑗(文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何处仙车缥缈。枝上莺传花老。

会晤有今朝,莫道相逢迟早。留笑。留笑。

误认天台休恼。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

不是胭脂窈窕。莫认花容月貌。

静冷月明中,断绝红尘音耗。懊恼。懊恼。

何似鹦哥睡早。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壶天晓.红豆

艳比鲛人泪颗,光交帝网珠丝。根苗何处种相思。

不道相思是此。鹦鹉啄残何有,珊瑚碾就无疑。

随人抛掷本如斯。但少记歌娘子。

形式:

谢秋娘.秋蛩

秋声惨,最惨络丝娘。

夜夜吟寒头欲白,声声咽月叶初黄。宁不断人肠。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