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的《过广陵福缘庵瞻礼德公遗像》。诗人漫步经过福缘庵,眼前金碧辉煌的佛塔倒映在寒塘之中,显得格外高耸。远处的青枫树林清晰可见,绵延千里,而朦胧的月色下,几行大雁掠过,增添了空旷的意境。
诗人追思历史,联想到了隋帝的陵墓,那里的玉钩依旧,象征着千古的荣华。而庵中的斑竹,仿佛在赞扬德公的高尚品德。庵前的流水潺潺,日夜不息,它的声音一直回荡到德公的遗像前,增添了庄重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环境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佛法禅意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