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进祝圣七首.山呼万岁

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

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

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

恭唯千万岁,岁岁致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无声教化的日子里,山上传来万岁的欢呼声。
那声音宏大如山谷回荡,又如同雷霆轰鸣。
翠绿的山峰犹如天柱耸立,根基深深扎根于凤凰城边。
我们诚挚地祝愿您万寿无疆,年年都能带来太平盛世。

注释

声教:教化之声。
无为:自然而然。
山呼:山上传来的欢呼。
万岁:对君主的赞美和祝颂。
隆隆:声音宏大。
谷响:山谷回音。
合合:连续不断。
雷鸣:雷声。
翠拔:青翠挺拔。
天柱:比喻高大威严的山峰。
根盘:根基深扎。
倚:依靠。
凤城:古代对都城的美称,此处可能指皇城。
恭唯:恭敬地希望。
千万岁:极言寿命长久。
岁岁:每年。
致升平:带来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皇帝无尽寿命的祝愿。"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两句,以天地间的和谐与宇宙的秩序比喻皇帝的德政广播四方,受到山川万物的颂扬,表达了对君主长寿的期望。"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则通过声音的比喻,强调这种颂扬之声的宏大与深远。

"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两句,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坚固不移、巍峨壮观的景象,"翠拔"形容树木的郁郁葱葱,"根盘"则显示出生命力与延续性,通过比喻皇帝如同天柱之稳固,表达了对其永恒不朽的愿望。

最后,"恭唯千万岁,岁岁致升平"两句,更是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长寿无疆和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运用和象征手法,将对皇帝寿命的祝福与国家安宁的期许融为一体,展现出古代文人表达忠诚与颂扬之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寿春进祝圣七首.从谏如流

及霤龙鳞动,君臣道义深。

万年轩后镜,一片汉高心。

北狄皆输款,南夷尽贡琛。

从兹千万岁,枝叶玉森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寿春进祝圣七首.文有武备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

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

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

还闻夔进曲,吹出泰阶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寿春进祝圣七首.守在四夷

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

四塞同诸子,三边共一心。

阇婆香似雪,回鹘马如林。

曾读前皇传,巍巍冠古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寿春进祝圣七首.搜扬草泽

俟时兼待价,垂棘出尘埃。

仄席三旌切,移山万里来。

烟霞衣上落,阊阖雪中开。

寿酒今朝进,无非出世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