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塞五首(其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早晨进入东门军营,傍晚来到河阳桥边。
夕阳映照着大旗飘扬,战马嘶鸣风声萧瑟。
广阔的沙漠排列着无数帐篷,各个部队各自召集士兵。
明亮的月亮高悬在天空,军令森严夜晚显得寂静。
几声悲凉的胡笳响起,壮士们神情凄然却毫不骄傲。
请问哪位是大将军?恐怕是英勇的霍嫖姚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将士的敬佩之情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感慨。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两句设定了时间与空间,描绘出军队在一日之内的行动。东门营可能是指军营的某个入口,而河阳桥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中,“落日照大旗”描绘了夕阳下的壮观,军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马鸣风萧萧”则传达了一种悲凉与荒凉之感。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衬出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进一步描绘了军营的规模和组织,这里用“平沙”来形容广阔的沙漠,“万幕”则表现出了庞大的军力,而“部伍各见招”则展示了军队的严密组织与纪律。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两句转换了场景,从白昼到夜晚。这里,“中天悬明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令严夜寂寥”则表达了军中的纪律和安静,尽管是在边塞的艰苦环境中,但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纪律性。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通过对乐器声音的描写,以及将士们的感受,传递出了战争带来的哀伤和无奈。这里,“悲笳数声动”表现了音乐所激发的情感;“壮士惨不骄”则直接表达了对于将士们命运的同情。

最后,“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中,“借问大将谁”通过提问来增加了一种悬念和期待;“恐是霍嫖姚”则点明了这位大将可能的身份,是一位在历史上著名的勇猛将领。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强化了对边塞英雄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深沉,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边疆军营的壮阔与孤独,以及士兵们在严酷环境下的坚守和牺牲。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后出塞五首(其三)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后出塞五首(其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后出塞五首(其五)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后苦寒行二首(其一)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崙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