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司户见贻之韵并饯其行

闻道常苦迟,生世何用早。

洛学此开端,文义富论讨。

高山劳景仰,内境几回照。

此心同古今,一理该众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次曾司户见贻之韵并饯其行》是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通过“闻道常苦迟,生世何用早”两句开篇,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追求真理的道路往往漫长而艰难,而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过早地到来,而在于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探寻真理与智慧。

“洛学此开端,文义富论讨”,这里提到了洛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流派,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认为洛学是智慧的起点,其中蕴含丰富的理论探讨,鼓励人们深入研究,不断求索。

“高山劳景仰,内境几回照”,这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比喻,将高山比作崇高的理想或道德境界,人们应当努力攀登,以获得心灵的启迪。同时,“内境几回照”暗示了内心的反复审视与自我反省,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才能真正照亮内心的世界。

“此心同古今,一理该众妙”,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人的内心世界与古今相通,所有的智慧与真理都源于同一原则,即“一理”。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类共同精神追求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智慧、道德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和黎丞梅关岭

峭壁接高天,闲云淡横岭。

稍便僧房静,未觉官曹冷。

风月两闲人,山川一佳境。

谁欤共兹乐,老仙白垂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判府罗郎中举似快阁佳篇辄次严韵

此庵湖海士,心学富家传。

德量擎天柱,功名下濑船。

风流今尚尔,头角已崭然。

蚤晚分清切,输忠雨露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陈太庾(其一)

前身简斋老,今世令河阳。

眼底功名小,胸中书传香。

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

凫履今安在,清都侍紫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陈太庾(其二)

一病成疏隔,琴堂入见时。

形癯已非昔,客至尚谈诗。

手墨松烟湿,声歌薤露悲。

春风谁管领,梅月重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