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宋子渊的诗及性宗之事为背景,通过韵律回应。诗中描绘了一种深邃而超脱的境界,"枯大寒岩但不春"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清冷与坚韧,历经千劫而不变,体现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一门超邈难寻轨"表达了修行道路的高远和难以遵循常规,暗示了修炼者需要独立探索的精神。
"万象森罗独露身"进一步强调了个体在广阔宇宙中的独特存在,即使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也能保持自我本色。接下来,诗人借"田地稳时行便到",寓意时机成熟时,修行者自然能抵达目标,而"工夫尽处见方亲"则揭示了只有不断精进,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事物的本质。
最后两句"韩卢逐兔纷纷是,言语支离最误人",以韩卢(古代名犬)追捕兔子的比喻,批评言语的纷繁复杂往往使人偏离正道,强调实践和直观体验的重要性,提倡去除言辞的干扰,直接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个人修行的反思,也有对世间现象的洞察,展现了郭印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