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这是一首描写帝王怀念已逝去美好情感的诗句,通过对昔日美貌皇妃的回忆,表达了帝王孤独寂寞的心境。诗中的“紫宸”指的是宫廷,“铅华不御得天真”则暗示皇妃已不再受皇帝宠爱,其本性也被世俗所埋没。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霜绡(即梅花)与当时皇妃的美态,以及“娇波不顾人”,表达了帝王对于逝去美好的无奈和孤独感受。
诗中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意象,如梅花常被赋予高洁、清冷之美,常与贤淑妃子的形象相联系。皇帝通过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上的失落,也反映了一种时代的变迁和无常。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物、历史人物的情感寄托,以及其艺术化的表现手法。
不详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鍊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
凤楼遥可见,彷佛玉箫声。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