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其五)

暄风已惬绿阴凉,小簟初横六尺床。

如宇宙宽容膝地,与尘埃隔及肩墙。

鸟乌声乐樱桃熟,田舍人忙麦饭香。

留得壁间双不借,尚堪锄水共移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温暖的春风已经带来清凉的绿荫,小小的竹席刚铺在六尺宽的床上。
就像宇宙般广阔,这里可以容纳膝盖之地,与尘世喧嚣相隔仅有一墙之遥。
鸟儿欢叫,樱桃成熟,农舍里的人们正忙碌着,麦饭的香气四溢。
即使墙壁上只剩下两幅画作,也足以陪伴我度过农忙时节,一起劳作锄水移秧。

注释

暄风:温暖的春风。
绿阴凉:清凉的绿荫。
小簟:小型竹席。
膝地:膝盖所能触及的空间。
尘埃:尘世的纷扰。
田舍人:乡村居民。
麦饭香:麦子煮熟的饭香。
壁间双:墙壁上的两幅画。
锄水:锄头和灌溉。
移秧:移栽稻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暄风已惬绿阴凉,小簟初横六尺床"两句,写出了春风温暖,树木成荫,小溪流水潺潺,诗人在这宁静中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闲适。

"如宇宙宽容膝地,与尘埃隔及肩墙"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希望自己的胸怀广阔如同宇宙,能够包容一切,同时也保持自己与世俗尘埃的距离,这里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超脱之境界。

接下来的"鸟乌声乐樱桃熟,田舍人忙麦饭香",则是对春日景象的进一步描绘。鸟儿在枝头欢唱,樱桃成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农夫们则忙于收割麦子,家中飘出饭菜的香味,这些生动的细节勾勒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最后两句"留得壁间双不借,尚堪锄水共移秧",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和利用。他希望能保留一些自然的美好,不必借助外物装饰,同时也表达了他愿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长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山中(其三)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中(其四)

半坞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惬山行。

月于水底见逾好,风打松边过便清。

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

山翁两手浑无用,只把犁锄做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中(其一)

寂莫空山久掩扉,残书谁与解重围。

推豗时作橐驼坐,恍惚化为蝴蝶飞。

春事已归双雪鬓,生涯尽在一荷衣。

夜寒扣角悲声壮,但得牛肥道亦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其二)

茅葺山堂竹打篱,尚馀老鹤共襟期。

一生朝市几何日,五亩园林都是诗。

身后谁浇胸磊磊,命中不带印累累。

薄田有秫聊堪酿,尽足秋崖作受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