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雪意》由元代诗人郝经所作,描绘了冬日清晨,霜雪初降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细腻的感受与深刻的理解。
首联“旸谷初冰冽晓霾,瑶花一夕满瑶台”以“旸谷”象征太阳升起的地方,通过“冰冽”和“晓霾”描绘出清晨的寒冷与朦胧景象,接着以“瑶花”和“瑶台”比喻雪花覆盖的美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圣洁的氛围。
颔联“云飞海岳寒难吐,风振堪舆冻不开”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从地面提升至天空,用“云飞”和“海岳”描绘出广阔的空间感,同时通过“寒难吐”和“冻不开”强调了冬日的严寒,使得云雾难以散开,风也无法撼动大地的冰冻状态。
颈联“秀魄暗成冰井月,冷魂潜入楚江梅”则将视角转向夜晚,以“冰井月”和“楚江梅”为意象,表现了月光在冰面上形成的独特景象,以及寒冷中梅花的坚韧生命力,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尾联“梁园此日多豪俊,濯濯无因展异才”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社会人事联系起来,以“梁园”象征文人聚会之地,表达了即使在严寒中,仍有才华横溢之士渴望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因环境限制未能如愿的心情,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