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瓜州

十年来往常依依,此日复去来何时。

青山有意退弗忍,白发不逢归未迟。

乾坤不尽万里望,草木无限西风悲。

尘缨欲濯恶独洁,沧浪流去清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十年来往常常相伴,今日重逢不知何日再会。
青山似乎有意退避,不愿让我离去,白发已生,归期未定却也不算晚。
纵目万里,天地间尽是无尽的期待,草木在西风中更显凄凉。
想要洗净世俗的尘埃,只求心灵纯洁,沧浪之水奔流,清澈无边。

注释

十年来往:多年的交往。
常依依:常常相伴。
复去来:再次离去和归来。
何时:何时能再相见。
青山有意:青山仿佛有情。
退弗忍:不忍心让我离开。
白发不逢:白发已生。
归未迟:归期虽晚并不迟。
乾坤不尽:无尽的天地。
万里望:远望万里。
草木无限:草木无边。
西风悲:西风吹过,带来悲伤。
尘缨:尘世的束缚。
濯恶独洁:洗净污浊,保持纯洁。
沧浪流去:沧浪之水流逝。
清无涯:清澈无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有着深深的情感牵挂。开篇“十年来往常依依”一句,便设定了长久以来的相伴与依赖,而“此日复去来何时”则透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渴望与不确定性。

紧接着,“青山有意退弗忍,白发不逢归未迟”两句中,诗人通过“青山”和“白发”的映衬,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物难以割舍的情感,以及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哀愁。这里,“青山”象征着永恒不变,而“白发”则是时间流逝和人生易逝的象征。

诗人接着写道:“乾坤不尽万里望,草木无限西风悲”,通过对广阔天地与万里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秋风中草木之“悲”予以抒发,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无限感慨和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

最后两句,“尘缨欲濯恶独洁,沧浪流去清无涯”,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纯净、洁净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纷扰尘世时保持一颗不染的心境。同时,通过“沧浪流去”与“清无涯”的对比,更深化了诗中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观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以及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境界。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养贤

万钟岂不多,财得孟子辞。

千乘友子思,犹曰须我师。

古贤不易养,养贤则已而。

今贤养自易,无于古加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南山之田赠王介甫

南山之田兮,谁为而芜。南山之人兮,谁教堕且。

来者何为,而往者谁趾。草漫靡兮,不种何自。

始吾往兮无耜,吾将归兮客吾止。

要以田兮寄我治,我耕浅兮谷不遂。

耕之深兮石挠吾耒,吾耒挠兮耕嗟难。

雨专水兮日专旱,借不然兮颖以秀。

螟悬心兮螣开口,我虽力兮功何有。

虽然不可以已兮,时宁我违而我无时负。

形式: 古风

南山雪

世于利禄不择义,苟可走夺足恐蹉。

家储千金吝铢两,不敢尽费乌用多。

百年到死财几日,恃若固有理则那。

庄生尝以富为病,爱其放达与俗过。

南山衣雪变群玉,举以卖世售几何。

山翁固亦富自喜,稚子无诮贫犹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南徐怀古

昔人战血化为土,今人常怀昔人苦。

大江冥冥截海流,铁瓮城高排万虎。

乾坤未定龙蛇争,日月须归仁义主。

江山本不为英雄,英雄自负江山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