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其一)

药味多从远客赍,旋添花圃旋成畦。

三桠旧种根应异,九节初移叶尚低。

山荚便和幽涧石,水芝须带本池泥。

从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几番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药草的味道大多来自远方的客人,它们被迅速地种植在花园里,形成了一排排的畦田。
那些已经生长多年的三桠植物,根部可能有所不同;新移植的九节植物,叶子还显得矮小。
山荚植物适合与幽深的山涧石头相伴,水芝则需要保持原有的池塘泥土气息。
从现在开始直到清秋时节,又会有多少次新的香苗齐整地生长。

注释

药味:指药材的香气或味道。
远客:远方来的客人,这里可能指代携带药材的人。
旋:立即,迅速。
花圃:种植花草的园子。
畦:田地里的长条形土块。
三桠:一种植物的名称,可能有三个分支。
根应异:根部特征可能与其他植物不同。
九节:另一种植物的名称,可能有九个节点。
叶尚低:叶子还很矮小。
山荚:一种生长在山涧的植物。
幽涧石:深谷中的石头。
水芝:可能指荷花或其他水生植物。
本池泥:原有的池塘淤泥。
清秋日:秋季天气清爽的时候。
香苗:带有香气的植物幼苗。
几番齐:几次整齐地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心培育药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关怀。开篇“药味多从远客赍”,透露出寻找珍稀药材的不易与珍贵。接着,“旋添花圃旋成畦”展示了园艺之美,反映出诗人对园艺劳作的体验和喜悦。

“三桠旧种根应异,九节初移叶尚低”,则描写了植物生长的过程,以及时间对于自然生态的影响。这里,“三桠”、“九节”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药材,其成长情况表明了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

“山荚便和幽涧石,水芝须带本池泥”,则是将自然景物与植物生长联系起来,强调了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这里,“山荚”、“水芝”都是药用植物,其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

最后,“从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几番齐”,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表达了一种对季节更替、生命更新的美好预期。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情感,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自然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药物栽培的专业知识和热情。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其二)

净名无语示清羸,药草搜来喻更微。

一雨一风皆遂性,花开花落尽忘机。

教疏兔镂金弦乱,自拥龙刍紫汞肥。

莫怪独亲幽圃坐,病容销尽欲依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

养和名字好,偏寄道情深。

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

倚肩沧海望,钩膝白云吟。

不是逍遥侣,谁知世外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五泻舟

样自桐川得,词因隐地成。

好渔翁亦喜,新白鸟还惊。

沙际拥江沫,渡头横雨声。

尚应嫌越相,遗祸不遗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太湖砚

谁截小秋滩,闲窥四绪宽。

绕为千嶂远,深置一潭寒。

坐久云应出,诗成墨未乾。

不知新博物,何处拟重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