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其二)

河北扼虏要,定武承其咽。

分道宿劲兵,望之为中权。

朝廷倚注地,择用须材贤。

黠猃詟所闻,射猎不敢边。

兹焉势愈重,岂谓甲马然。

将军庙堂老,御史蓬瀛仙。

合谋运潜略,胜气压古燕。

惟当陪缓带,壶觞铃阁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军事战略与政治布局的精妙之处,展现了对将领才能的重视以及对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通过“河北扼虏要,定武承其咽”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河北地区作为抵御外敌的关键位置,定武则承担着重要的战略角色。接下来,“分道宿劲兵,望之为中权”,说明了在关键地点部署精锐部队,以策应全局的战略安排。

“朝廷倚注地,择用须材贤”强调了朝廷对于边防重地的倚重,并且在选择将领时注重其才能与德行。接着,“黠猃詟所闻,射猎不敢边”表达了通过智谋和威慑力,使得敌人不敢轻易侵犯边境的策略效果。

“兹焉势愈重,岂谓甲马然”进一步强调了当前形势的重要性,暗示了边防任务的艰巨性。而“将军庙堂老,御史蓬瀛仙”则通过对比将军与御史的形象,象征着老练的军事指挥与清正的监察体系共同维护国家安宁。

最后,“合谋运潜略,胜气压古燕”表明了高层决策者们通过秘密策划,运用智慧与策略,压制了潜在的威胁。“惟当陪缓带,壶觞铃阁前”则描绘了在紧张的军事行动之余,通过饮酒宴乐的方式,调节气氛,体现了军政结合、劳逸结合的管理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与政治的复杂策略,也体现了对人才选拔、战略部署、心理战术以及和谐治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其二)

望外物容澄似水,坐中秋力凛如刀。

此身直愿乘双翼,飞上三峰第一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句(其三)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形式: 押[屋]韵

陪丞相游石子涧(其二)

涧下禽鱼识上台,听泉履迹遍苍苔。

岩边不欲踟蹰久,只恐商王梦远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赋闻角

角本金鼓俦,独主昏晓色。

日收云气黄,月斜霜露白。

征夫朝夕闻,泪落甲铠黑。

时平腐櫜鞬,白首眼不识。

严城重启闭,不废角人职。

老农鼓腹听,安识天子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