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砚行

星出云之端,石在溪之浔。

天上地下相绝几百千万里,砚中安得有星点点明如金。

既非瑕掩瑜,又似徽在琴。

我疑星之飞流运动或不居,精采误落黟流深。

不然神灵悯恻学士久濡滞,故借光景资清吟。

或有感此理,杳默难推寻。

君不见虢山之石团团有桂在中象圆月,又不见庐江之石扶疏有木相樛为寒林。

无重言,但置寒窗笔札往古研于今。

大刚无睢睢,至明无阴阴。

君也能如此,是真金星砚之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金星砚为载体,展开了一幅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金星砚中的星星点点,如同天上的星辰落入砚中,与砚石的质地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象征着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诗中提到的“天上地下相绝几百千万里”,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而“砚中安得有星点点明如金”则将这种对比推向极致,凸显了金星砚的独特魅力。

诗人接着运用比喻和想象,将金星砚中的星星比作瑕疵掩盖了宝石的光芒,或是琴弦上的徽位,暗示了金星砚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文房用品,更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考。通过“我疑星之飞流运动或不居,精采误落黟流深”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金星砚中星星来源的疑问,以及对它们可能遭遇的隐喻性解读,即星星或许因某种原因从天空坠落,落入砚中,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进一步地,诗人提出了“神灵悯恻学士久濡滞,故借光景资清吟”的观点,认为金星砚的存在可能是神灵对久居书斋、才华未展的学者的一种慰藉,通过借其光景激发创作灵感。这种超自然的解释,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通过“君也能如此,是真金星砚之知音”这句话,鼓励读者能够像他一样,从金星砚中领悟到自然与艺术的奥秘,成为真正的知音。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金星砚的美丽与独特,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146)

彭汝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选仙图

自昔黄老言无为,谬说汗漫为神仙。

古人力探源未塞,今世复用根尤坚。

仙经自是物外来,画图谁向人间传。

碧油堂印始等差,洞天福地分后先。

势穷或滞酆都幽,采胜即上昆崙巅。

得失无端见掌握,胜负有势生回旋。

终朝相视何为哉,万事不齐俱偶然。

物虽无庸意甚远,为子探取题诗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李卿惠太平州学诗

李侯昔也治当涂,作学以遗当涂民。

谣言散落在樵牧,事迹收拾归瑶珉。

高文大字比珠玉,长与后世为奇珍。

我因李侯念往初,党庠遂序明人伦。

井田变更万事废,士林泣血悲孤秦。

今人思虑到本原,愿见风俗终还醇。

尝闻君子天下志,一视万物无疏亲。

侯来我邦嗣其兄,爱惜不后当涂人。

即视学宫动风采,复尊师席尸陶钧。

道路尚思前召父,闾阎敢忘小冯君。

形式: 古风

瓦鼓

客游南昌归,归我四瓦鼓。

浑完自甄冶,质朴排罂甒。

触之散遗声,往往中商羽。

声来殆天得,不用询有瞽。

野心爱不彻,取之置林宇。

竹梢奏清风,似喜佳物伍。

岸巾策筇杖,共尔蠲毒暑。

世浮见此拙,坐觉幽兴聚。

丹楹惜异时,蒉桴想淳古。

君年比予少,能亦珍此否。

形式: 古风

寄佛印禅师

遣奴持书问云居,我今持节行匡庐。

请服磨衲大牛车,来饭香积及雕胡。

舍施琥珀及珊瑚,沧海径寸之明珠。

师应问吾今何如,谓方据案治文书。

较量贵贱调盈虚,擒取猾吏如捕狐。

夜凉饮酒一百壶,醉视万物浑锱铢。

云居若言太粗疏,谓我寄声谢云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