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脱叶惊彫岁,翻车送落晖。
蔗浆晨渴减,桃簟夜凉归。
怨月收纨扇,轻云怯纻衣。
沈愁知几许,带眼不胜围。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脱叶惊彫岁,翻车送落晖。" 这两句通过对树叶脱落和车轮滚动的情形,表达了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彫岁"用来比喻岁月匆匆,"翻车送落晖"则是说太阳随着车轮的移动而逐渐下沉,描绘出一个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象。
"蔗浆晨渴减,桃簟夜凉归。" 这两句从生活细节入手,反映了早秋天气的转换。"蔗浆"指的是甘蔗榨汁,"晨渴减"意味着清晨饮用后感到凉爽但不久后便会觉得口干,这是因为秋天早晚温差大,白昼炎热夜间却开始转凉;"桃簟夜凉归"则描绘了人们在夜晚因凉意而回家的情景。
"怨月收纨扇,轻云怯纻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清冷的感受和不满。"怨月"表明诗人对明亮的月光感到有些不快,因为它带来了凉意;"收纨扇"指的是收起薄纱做成的小扇子,"轻云怯纻衣"则是说天空中飘浮着轻薄的云层,使得诗人不得不加重衣物以抵御秋夜的寒凉。
"沈愁知几许,带眼不胜围。" 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沉愁"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绪,这些情感如同水中沉积的石头,不易察觉;"带眼不胜围"则意味着这些情感即使是用目光去环顾,也无法完全把握和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早秋景象的细腻描绘,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季节更迭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落照临风细细寒,已收纹簟未收纨。
山中桂老初含紫,泽上枫多并是丹。
月过河桥低映榭,露从霄极暗供盘。
何人刻意离忧苦,不字灵均即姓潘。
月夜亭皋秋气生,又从摇落到峥嵘。
寒花尚作茸茸密,晚叶偏能飒飒鸣。
对把蟹螯何处酒,怅怀莼菜此时羹。
西风万里吹斑鬓,可待中郎丽赋成。
穹旻炎?歇,颢气袭中闺。倦鹊兼河转,初蟾共月西。
客愁无处所,世虑足端倪。
清客才成泫,皋禽且稳栖。
火云叠影抱炎曦,沾沐身閒与胜宜。
卷叶初开芰荷沼,轻房半系石榴枝。
茶枪早翠吟魂适,蔗境馀佳渴肺知。
汗马属鞬非我事,到头攘臂是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