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二首(其一)

月夜亭皋秋气生,又从摇落到峥嵘。

寒花尚作茸茸密,晚叶偏能飒飒鸣。

对把蟹螯何处酒,怅怀莼菜此时羹。

西风万里吹斑鬓,可待中郎丽赋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月光下的亭台秋意渐浓,落叶又开始飘摇落下,景象壮观。
寒冷的花朵依然密集如绒毛,而傍晚的叶子却发出沙沙声。
面对着螃蟹和美酒,却不知何处寻找,心中怀念着莼菜做成的羹汤。
秋风吹过万里,使我这斑白的头发更加醒目,期待着能写出像中郎那样的美丽诗篇。

注释

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指月夜下的亭子。
峥嵘:形容事物高峻、奇特或不平凡。
茸茸:形容植物茂盛或细小柔软的样子。
斑鬓:斑白的头发,指年老。
中郎:指汉代文学家蔡邕,这里借指有才华的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月光下,亭台楼阁间萦绕着浓重的秋意。诗人巧妙地运用"摇落"和"峥嵘"来形容树叶在秋风中的颤动,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生动的景象。"寒花尚作茸茸密"一句,则是对仍未完全凋零的秋花进行了细腻描写,它们似乎还在努力绽放最后的光彩。

"晚叶偏能飒飒鸣",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之处的观察,更透露出一种哀愁的情怀。这些即将凋零的树叶,在秋风中发出轻微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种声音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对把蟹螯何处酒"和"怅怀莼菜此时羹"两句,表达了诗人独坐夜饮之时,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蟹螯是古代一种用蟹(即螃蟹)制成的美酒,而莼菜则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这两物在这里都成为诗人怀旧情感的寄托。

"西风万里吹斑鬓"一句,通过对头发被秋风轻拂的情景描写,再次强调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可待中郎丽赋成"则是诗人期待着友人的佳作早日完成,以便共享欣赏。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意象、丰富的情感以及深远的寄托,展现了宋代词风的典范特色。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早秋夜坐

穹旻炎?歇,颢气袭中闺。倦鹊兼河转,初蟾共月西。

客愁无处所,世虑足端倪。

清客才成泫,皋禽且稳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旬休(其一)

火云叠影抱炎曦,沾沐身閒与胜宜。

卷叶初开芰荷沼,轻房半系石榴枝。

茶枪早翠吟魂适,蔗境馀佳渴肺知。

汗马属鞬非我事,到头攘臂是支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旬休(其三)

散带家居首任蓬,闭关穷巷避雌风。

官非言责如馀裕,流在儒家觉少功。

慢态已成书几积,黠姿无半画厨空。

此生信有天年乐,堪置蒙庄大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旬休(其二)

门依北郭最閒坊,休令归来白昼长。

司马苦消非我事,次公无酒是真狂。

午鸡初下繁阴合,梦蝶徐翻倦枕凉。

自笑此生疲挟筴,不知呼塞亦亡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