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卷绸/慢卷绸

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

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

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

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香闺宝砌。

临妆处,迤逦苔痕翠。

更不忍看伊,绣残鸳侣,而今尚有,啼红粉渍。

好梦不来,断云飞去,黯黯情无际。

谩饮尽香醪,奈向愁肠,消遣无计。

形式: 词牌: 慢卷绸

翻译

失去羽翼的鸟沉入水底,花朵和美玉被埋葬,往事的悲伤遥不可及。
对着一盏冷清的灯,几只萤火虫飞舞,静静地描绘着巫山的十二峰景色。
如芙蓉般的容颜,星星般的眼睛,如蕙草的情怀,兰花的品性,一旦化为流水不再。
即使有甘甜的泉水般的妙手,或是洪都的仙人,又能如何挽回这一切呢?
在华丽的闺房中,妆台边,蔓延着青苔的翠绿。
更无法忍受看到她,绣好的鸳鸯图案残破,如今还留有泪痕斑斑。
美好的梦境不再来,断云飘散,心情阴郁无边。
徒然喝尽美酒,却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无计可施。

注释

绝羽沈鳞:比喻失去依靠或遭遇不幸。
埋花葬玉: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杳杳:形容遥远或模糊不清。
寒灯:形容灯光微弱,环境凄凉。
巫山十二:借指远方的爱人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怀旧和哀愁之情的作品,通过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来表达诗人现在孤独凄凉的心境。开篇“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将自然界的变化比喻为时间流逝和往昔美好的丧失,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着,“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夜晚场景。寒灯、流萤都是寂寞之象,而“巫山十二”可能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也许是诗人心中理想化的避世所在。

“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这里的“蕣脸星眸”可能是指女子的美丽,“蕙情兰性”则形容其温婉多情,但这一切都如同流水般易逝难留。

后文“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香闺宝砌。临妆处,迤逦苔痕翠”中,“甘泉妙手”可能是指诗人本身或某位艺术家,而“洪都方士何济”则是一个问题,询问在洪都(古地名)有才华横溢的方士(医生、术士)又能如何救治这份哀愁。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对女子居所的描绘,其间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更不忍看伊,绣残鸳侣,而今尚有,啼红粉渍”中,“绣残鸳侣”可能是指破旧的丝织品,这里象征着过去美好的回忆已经破败,但仍然留有一丝痕迹。

末尾“好梦不来,断云飞去,黯黯情无际。谩饮尽香醪,奈向愁肠,消遣无计”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永不再来的哀叹,以及面对现实无法排遣愁绪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景象描写,展现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面对现实孤独凄凉时光无计可施的哀愁情怀。

收录诗词(12)

李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见《乐府雅词》卷下

  • 字:景元
  •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098—1100

相关古诗词

献帅府经历二首(其二)

拟把孤忠报主知,主知未报已身疲。

明朝定作长淮鬼,马革应烦为裹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献帅府经历二首(其一)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

胸中千古蟠钟阜,一死鸿毛断不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区区已上和亲策,安得元戎一点头。

形式: 押[尤]韵

君子泉

□岩峭□色斓斑,云叶烟萝□□鬟。

疑有仙琚时会集,唾珠霏屑落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