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庚申中秋,和季裴

吟壶酽风露,人坐空明,林木满带潮声。

天涯今夜起惆怅,摇摇灯梦零星。

沧江送人去,剩疏阴梧井,怨粉莲亭。

团圆惯凝,甚秋光、一半关情。

休更望高怀远,霓舞任抛残,瑶殿深扃。

何意魂销仍在,飞乌南树,哀雁严城。

绣床倦笛,纵伤心、莫诉云屏。

怕芳尊难洗,蘋花易老,明镜霜清。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孤寂与思念之情。"吟壶酽风露",开篇即以清冷的秋夜景色入笔,壶中酒香融入风露,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人坐空明,林木满带潮声",写人在寂静的夜晚,听着林间的潮汐声,更显孤独。

"天涯今夜起惆怅",直接点出诗人心中的愁绪,"摇摇灯梦零星"则通过摇曳的灯火和破碎的梦境,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沧江送人去",暗示着离别之苦,"团圆惯凝,甚秋光、一半关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无法团聚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的情绪转向更深沉的哀伤,"休更望高怀远",劝慰自己不必再眺望远方,"霓舞任抛残,瑶殿深扃",借宫廷的冷落景象,寓言自己的孤寂。然而,情感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烈,"何意魂销仍在",表达出魂魄犹在远方的执着。

"飞乌南树,哀雁严城",以乌鸦和哀雁的形象,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绣床倦笛,纵伤心、莫诉云屏",即使有琴声相伴,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郁,只能在寂寞的绣床上默默承受。最后,"怕芳尊难洗,蘋花易老,明镜霜清",以时光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感叹岁月无情,美好易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中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孤寂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霜花腴.九日,独游西郭废园

绣篱淡菊,怨粉烟,无人漫理秋妆。

廊断蜂喧,渚清禽睇,一般为了重阳。醉题懒商。

怕旧情、无此凄凉。

记年时、梦落家园,种花招蝶展寒塘。

曾约翠微高处,叹危梯百尺,暗蘸愁觞。

悬酒车遥,停云歌尽,孤游自力能强。待寻钓梁。

只未成、归隐江乡。向宵深、照野星河,下鸿犹带霜。

形式:

曲玉管

海雨啼绡,霜林叠锦,逡巡等得秋归了。

却被城乌惊起,一晌魂销。坐无聊。

赪赪空尊,匆匆凉绪,重阳展尽佳期少。

梦觉罗衾,点检都付回潮。到今宵。

暗恼西风,苦抛下、欺人年事,又还自在高寒,依然月殿星桥。

尽逍遥。

剩人间帘户,有点初来情味,蝶愁蜂惨,满目山川,属付渔樵。

形式:

霜叶飞.晦闻南归过访,别七年矣。飘摇倦侣,感念近远,聊述此解

雁边人到。黄花后,相携秋事先了。

倦蒲衰柳未全凋,不似关河早。送白日惊涛去鸟。

吹衣仍爱清风好。

怕路入横塘,古梦咽、苍烟碎乱,隔鸥残照。

还记旧日西城,哀时俊侣,望极逃世藜藋。

芰衣谁为染缁尘,恨满长安道。看寂寂吾庐漫老。

频年忧患文章少。

谢故人、牵闲事,自卷霜帘,燕沉歌悄。

形式:

绮寮怨.初冬见燕。和六禾

冷眼江湖来去,社余秋伴空。

问有几、岁晚朱门,漂摇尽、更话相逢。

依稀昭阳旧识,惊回顾、浪迹随断风。

念稻粱、雁鹜无余,天南客、为尔悲恨重。

绣径漫寻梦茸。韶颜暗换,何能看似春同。

故国离宫。宝钗讯、等谁通。

微波赚人双泪,况未比、见惊鸿。无端语喁。

斜阳废垒外、霜意浓。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