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关

昨发太行驿,今登天井关。

关上一何异,宛若城郭环。

晋河缭其下,羊肠上回盘。

松柏被厓谷,迅飙凄以寒。

敛衽东北顾,千里接冈峦。

云霞屡变灭,可以纵遐观。

壮哉河北脊,元气结厚坤。

都邑多附丽,熙熙生齿繁。

宣尼此迂辙,宫墙尚言言。

汉帝犹巡幸,云中旌帜翻。

如何曹孟德,乃有摧轮欢。

脩坂虽诘曲,徐行岂云艰。

日暮山气肃,好衣良苦单。

努力驱车去,眄彼龙门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昨天从太行驿站出发,今天已登上天井关。
关隘之上差异多大,仿佛城郭环绕其间。
晋水在下方流淌,羊肠小道曲折蜿蜒。
松柏覆盖着山谷,疾风带来阵阵寒意。
我向东北方望去,千里连绵的山峦展现在眼前。
云霞不断变化,足以让人纵目远望。
壮丽啊,河北的山脊,天地元气在此汇聚深厚。
都市众多,人口繁盛,一片繁荣景象。
孔子也曾走过这条曲折之路,宫墙仍有他的教诲声。
汉帝曾巡游此地,旌旗飘扬在云中。
为何曹操却在此处感到车轮难行,欢乐不再。
尽管坡道陡峭弯曲,但慢慢行走并不算艰难。
日落山色宁静,身上的衣物显得单薄无比。
我鼓足劲驱车前行,遥望那龙门山的壮美。

注释

太行驿:古代的驿站,位于太行山脉。
天井关:古代关隘,位于山西和河北交界处。
宛若:如同,好像。
宫墙:古代宫殿的围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太行驿和登临天井关的壮丽景象。开篇即以“昨发”、“今登”二字,勾勒出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诗人的旅途变化。诗中的山脉蜿蜒,宛若城郭,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状相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晋河缭其下,羊肠上回盘”两句,以险峻的地形描绘出天井关的地理特征,给人以雄伟之感。接下来,“松柏被厓谷,迅飙凄以寒”则通过对植被和气候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调。

“敛衽东北顾,千里接冈峦”一句中,诗人仰首远望,心怀壮阔。紧接着,“云霞屡变灭,可以纵遐观”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与感悟,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胸襟。

“壮哉河北脊,元气结厚坤”两句,用以赞叹河北山脉之雄伟,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力的敬畏之情。接下来的“都邑多附丽,熙熙生齿繁”则转向对城郭与人类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而又平和的景象。

“宣尼此迂辙,宫墙尚言言”一句中,诗人提及古代圣贤,似乎在寻觅历史的痕迹。紧接着,“汉帝犹巡幸,云中旌帜翻”则引入了历史的宏大场景,将皇权与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

“如何曹孟德,乃有摧轮欢”一句,提及曹操,似乎是在反思历史人物的功过。最后,“脩坂虽诘曲,徐行岂云艰”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险峻山路时的心态和行动。

“日暮山气肃,好衣良苦单”一句中,诗人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穿插了一种孤独与坚忍的情怀。最终,“努力驱车去,眄彼龙门山”则以积极向上的姿态结束了这首诗,使人读后感到一种精神的解脱和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与心路历程,同时也折射出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时分付雪儿歌。

形式: 押[歌]韵

戏悼如禅师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上堂偈

日暖风和柳眼青,冰消鱼跃浪花生。

当锋妙得空王印,半夜昆崙戴雪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翠蛟亭

断崖捲银涛,拍岸雪相溅。

去住本无心,曾向岷峨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