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履和惠端砚,玉质马肝色。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

持以答佳贶,聊尔见此心。

极知不是双南金,未足报君绿绮琴。

我得履和砚,清润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

君得刚甫砚,朴钝若刚甫。

不能轻捷随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鲁。

端砚入手喜有馀,展开古帖聊学书。

大砚知君不负渠,墨池飞出北溟鱼。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脚踏着和谐的惠端砚,它质地如马肝般美丽。
我有一方大砚,上面刻着蚕纹,原来是新安产的龙尾石。
我以此砚回应你的厚礼,略表心意。
我知道这不是价值连城的双南金,不足以回报你赠送的绿绮琴。
我拥有这履和砚,它清润如履和本身。
它的自然之美无需雕琢,就像秋江映月,平静无波。
你得到的刚甫砚,朴实无华如同刚甫这个人。
它不会轻易随波逐流,静静地在寒窗下坚守愚拙。
初次握起端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打开古帖开始学习书法。
我相信你不会辜负这方大砚,墨水池中仿佛跃出北海之鱼。

注释

履和:人名,这里代指和谐。
惠端砚:一种珍贵的砚台。
新安龙尾石:新安地区特产的优质砚石。
佳贶:美好的礼物。
绿绮琴:古代名琴,象征高雅艺术。
履和砚:再次出现,形容砚台的润泽。
粹德:纯净的美德。
秋江印月:比喻砚台的平静无暇。
刚甫砚:以人名命名的砚台,象征坚韧。
北溟鱼:比喻才华横溢的人或物。

鉴赏

这首宋诗名为《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作者陈鉴之通过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毕履和赠送端砚的感激之情。诗人首先赞美了端砚的珍贵品质,将其比作玉质马肝色,且指出砚台纹理如卧蚕,实为新安龙尾石,显示出其非凡来历。他以大歙砚作为回赠,并表示这不足以回报朋友的深情厚意,暗示对方的琴技更为高超。

接着,诗人将自己得到的端砚比喻为履和,象征着清雅纯净,砚质未经雕琢却自然流露出美德,如同秋江映月,平静无波。而友人得到的刚甫砚则被形容为朴实无华,坚毅稳重,不随波逐流,宁愿在寒窗下默默坚守。这种对比寓言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质。

最后,诗人以砚台为媒介,表达对朋友才华的信任,相信他能善用此物,就像墨池中的鱼跃然而出,寓意他的才情将得以展现。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砚台的馈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彼此才能的赞赏。

收录诗词(54)

陈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晚望

过雨长堤葱翠湿,小桥人静支筇立。

一缕竿头颤霜鲫,风动青蒲见蓑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过吴江

垂虹四年别,淼淼来梦境。

今晨整芒屦,柳风吹鬓影。

春光彻重渊,蛟困绿波静。

远帆有无处,小立为徐领。

浩歌翁自得,白发乱垂颈。

一室世谁如,三万六千顷。

平生卜邻意,此际味差永。

翁肯平分欤,吾其办渔艇。

形式: 古风

到三圣庙坐池亭久之记以四十字

倦踏软尘陌,琳宫取次行。

红桃窥潋滟,翠柳立虚明。

眼底得诗料,耳根犹市声。

黄冠邀啜茗,犹有旧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客新安赋喜雨歌呈守斋倪史君

良苗正要雨肥绿,火伞张空驱日毂。

枝头忽作少女风,转眼排檐万银竹。

为新安民殊可怜,插空乱巘无多田。

雨才终日水半壁,方晴又望霓横天。

是邦若要宜稼穑,好似婴儿调乳食。

祇今田甫渴甘澍,贤侯忧民见颜色。

鼓声坎坎神来临,不歆牲酒歆侯心。

睡龙苏醒听约束,拿攫云雾层崖阴。

涧泉将涸兮乱流,嘉颖欲槁兮光浮。

田翁戴笠儿跨牛,欣欣相对歌贤侯。

争言一雨神所赐,非侯何以蒙神休。

天惠贤侯福吾土,长是五日一风兮十日一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