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新安赋喜雨歌呈守斋倪史君

良苗正要雨肥绿,火伞张空驱日毂。

枝头忽作少女风,转眼排檐万银竹。

为新安民殊可怜,插空乱巘无多田。

雨才终日水半壁,方晴又望霓横天。

是邦若要宜稼穑,好似婴儿调乳食。

祇今田甫渴甘澍,贤侯忧民见颜色。

鼓声坎坎神来临,不歆牲酒歆侯心。

睡龙苏醒听约束,拿攫云雾层崖阴。

涧泉将涸兮乱流,嘉颖欲槁兮光浮。

田翁戴笠儿跨牛,欣欣相对歌贤侯。

争言一雨神所赐,非侯何以蒙神休。

天惠贤侯福吾土,长是五日一风兮十日一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新安地区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场景。首句“良苗正要雨肥绿”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迫切期盼,比喻庄稼在雨中茁壮成长。接着,“火伞张空驱日毂”形象地形容烈日当空,而雨如及时雨般驱散炎热。“枝头忽作少女风”写雨后微风轻拂,仿佛少女的柔情,转眼间屋檐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犹如银竹。

诗人感慨新安百姓生活艰辛,土地贫瘠,雨量稀少,但倪史君这样的贤侯却深为民忧,使得“雨才终日水半壁”,百姓期待的不仅是雨水,更是贤侯的关爱。“似婴儿调乳食”比喻治理得当,如同精心照料婴儿般呵护农田。

雨过天晴,彩虹横挂,象征着希望与祥瑞。诗人赞美新安若能持续丰收,全赖于贤侯的德政。最后,通过农夫们戴笠牵牛、欢歌颂扬,表达对倪史君的感激之情,认为这场雨是神的恩赐,也是贤侯的仁政带来的福祉。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描绘了雨后的田园风光,也赞美了地方官员的爱民之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地方治理的理想。

收录诗词(54)

陈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晚

瘦尽芙蓉菊又残,客游怀抱更登山。

秋光老矣归何处,只在愁人双鬓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陈仁叔之越

生世可无友,吾友得仁叔。

行己严尺度,色夷气清穆。

蝇头观世态,麈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风欲饱帆腹。

重阳两日是,不共一杯菊。

吾侪迹浮萍,同是客京毂。

作讨俱出此,正尔未免俗。

倘有廪可指,一笑如鲁肃。

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轴。

所以穷杜陵,恨欠突兀屋。

波寒净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带水,后会殊未卜。

越山君旧游,我亦曾寄目。

迩来平安否,细与问修竹。

形式: 古风

送郑严州四首(其四)

善端谁独无,所化有兰鲍。

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

山川顿修阻,心折东去棹。

徘徊堤柳春,帆腹风欲饱。

形式: 古风

送郑严州四首(其三)

严山少平田,严俗稀惰民。

书生坐黄堂,肯诧硎刃新。

定以清净化,坐啸物自春。

绿野人荷锄,使君聊岸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