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二首(其二)

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

归来唱著中原句,却道黄花蝶也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在儋耳这个地方,重阳节时菊花盛开,如同明亮的月亮正值中秋时节。
回到故乡后,吟唱起中原的诗句,却说连蝴蝶也为这黄花盛开而感到忧愁。

注释

儋耳:地名,古代海南的一个区域。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有赏菊习俗。
菊满头:形容菊花盛开,象征丰收和长寿。
恰如:正如,好像。
佳月:美好的月亮,指中秋圆月。
中原句:指来自中原地区的诗句,可能含有思乡之情。
黄花:菊花。
蝶也愁:蝴蝶也为菊花盛开而感到忧愁,可能是以蝶喻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九日二首(其二)》中的一句,描绘了重阳节赏菊的情景。"儋耳重阳菊满头",这里的"儋耳"可能是指地名,也可能暗指诗人身处之地偏远;"重阳菊满头"则形象生动,形容菊花盛开,仿佛繁花似锦,覆盖了诗人的头顶,展现出节日的热闹和秋意的浓烈。

"恰如佳月即中秋",诗人将满头的菊花比作中秋圆月,寓意着美好的团圆和丰收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团聚的深深思念。

"归来唱著中原句",诗人想象自己回到故乡,满怀感慨地吟唱起熟悉的中原诗句,表达了对故土文化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最后"却道黄花蝶也愁",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情,说连蝴蝶也为这浓厚的秋意和诗人的情感所触动,似乎也在为离别和思乡而感伤。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赏菊的场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九日二首(其一)

尊前韵度落乌纱,却是西风识孟嘉。

当日龙山无数客,问谁整整复斜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人日

雪意垂垂体不佳,十年人日寄天涯。

老来只有穷相守,忍使奴星结柳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