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二十)

汉帝亦多情,酒酣思猛士。

悽悲大风歌,辞与招魂似。

韩彭皆已亡,慷慨不可止。

泣下为淮阴,非是悲游子。

刻薄钟室诛,终古帝王耻。

忍以英雄人,以与儿女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咏古(其二十)》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汉帝思慕猛士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人物韩信、彭越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权力更迭的深刻洞察。

首句“汉帝亦多情,酒酣思猛士”,开篇即点出汉帝在酒醉之时对勇猛之士的思念,暗示了英雄与君主之间复杂的情感纽带。接着,“悽悲大风歌,辞与招魂似”两句,通过引用《大风歌》和《招魂》这两首著名的古代诗歌,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哀愁的氛围。《大风歌》是刘邦在平定天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而《招魂》则是屈原为了悼念自己的朋友宋玉所作,充满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之情。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两种不同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既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接下来,“韩彭皆已亡,慷慨不可止”两句,直接点出了韩信和彭越两位汉初名将的命运。韩信因功高震主被贬谪,最终被吕后所杀;彭越则因谋反罪名被斩首。这两位英雄的悲剧命运,成为了诗人抒发感慨的焦点。诗人用“慷慨不可止”来形容他们临死前的壮烈与不屈,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对命运不公的愤慨。

最后,“泣下为淮阴,非是悲游子”一句,诗人将对韩信的同情与对游子的悲伤区分开来,强调了对英雄命运的深切关注。接着,“刻薄钟室诛,终古帝王耻”两句,揭示了历史上那些无情杀害功臣的帝王行为,不仅是对英雄的不公,也是对历史的污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人性冷漠的批判。

最后一句“忍以英雄人,以与儿女子”则直指问题的核心,表达了对英雄被轻视和牺牲价值被忽视的强烈不满。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也对当时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二十一)

汉高诸功臣,项伯谁能似。

次则昌国君,能全王父子。

大封诸侯王,亦及一雍齿。

如何忘荥阳,纪信代之死。

君王恩谊高,岂以诈降耻。

荥阳与平城,得脱以女子。

仓皇秉黄屋,诳楚一何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古(其二十二)

陵母何慷慨,一死如田光。

激子成功名,始终事汉王。

丈夫有侯嬴,妇人有陵母。

烈烈汉功臣,乃在一箕帚。

教子以忠贞,令名在人口。

天下既定时,陵封宜勿受。

请以母为侯,汤沐及诸舅。

伏剑墓门前,黄泉期速朽。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二十三)

季布多战功,数能窘汉王。

摧刚以为柔,得脱因濮阳。

朱家不相负,名声闻四方。

滕公非任侠,为汉求忠良。

从容为上言,私怨以之忘。

廷叱樊将军,十万罢横行。

辞气何刚直,殿上皆惊惶。

天下虑摇动,生民尚痍创。

嫚书禽兽言,安足争短长。

孝惠至高后,兵革久不兴。

实以季布力,海内得宁康。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二十四)

季心为任侠,气盖关中儿。

弟畜灌将军,兄事惟袁丝。

杀人乃恭谨,赴义如渴饥。

壮士争为死,肝胆诚吾师。

十载持大黄,乃为豺虎欺。

智勇不足恃,遑遑将何之。

龙蛇日起陆,天方发杀机。

闭门造奇器,阴阳相推移。

北斗有天枢,握之谁能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