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宜春萍乡二邑大夫政事作诗一章

政在宽民戢吏奸,忍为苛娆恣贪残。

东邻老幼足和气,西邑生灵皆病颜。

万乘至聪闻不及,两司端坐匹如閒。

行人过此还知否,地狱天堂咫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府与民间的对比图景。开篇“政在宽民戢吏奸,忍为苛娆恣贪残”两句,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中清廉政府的向往,即政治应以宽厚待民、抑制官员之奸为出发点,而不是施行严苛的政策,更不是纵容贪婪和残暴的行为。这些字句充满了道德的追求与理想主义的情怀。

接着,“东邻老幼足和气,西邻生灵皆病颜”两句,则描写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东边的邻里因为有良好的治理而和气宜人,老少皆能享受安宁;相反,西边的邻里却因官员贪婪残暴而使得民众生灵备受煎熬,面露病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批判了不良官吏之害。

“万乘至聪闻不及,两司端坐匹如閒”一联,则指出虽然高位者车马辚辚,但对于民间的疾苦却是漠然无知。两司,即地方行政机构和司法机关,端坐而不作为,形同闲置之物。这两句通过对比官府与百姓之间的鸿沟,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政治中疏离民间疾苦、不作为的深切批评。

最后,“行人过此还知否,地狱天堂咫尺间”一联,以行人为观察者,提醒人们注意到身边的官府治理与民生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仿佛天堂与地狱仅在咫尺之遥。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无奈感,也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批评,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与现实政治之间差距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于良政的渴望。

收录诗词(1)

朱景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景旸。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至和二年(一○五五),官屯田员外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一),仕至职方郎中。英宗治平中致仕。事见清同治《萍乡县志》卷一○

  • 字:仲舒
  • 籍贯:萍乡(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游山

凌云峻岭隔凡尘,岭外湖天别是春。

一千丈岩人已往,五百年事迹徒陈。

自传道貌今无垢,不脱禅衣句尚新。

信是飞仙游戏处,何须云外望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中与陈树人同坐湖舠

十年为别经旬晤,相对林泉各老苍。

一雨化云春似海,早潮添洑水周堂。

幽禽自戢飞腾意,密树时搴窈窕光。

已办晓行成久滞,隔江游屐正淋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饯吕子敬赴漕台

北风吹海波,寒气已惨栗。

岁功方告成,上计仓廪实。

大府督先期,列城群彦集。

公来亲奉辞,王事有远役。

入登和钧堂,咨诹侍前席。

力陈功利源,首先二三策。

民实吾同胞,苛痛体均一。

商贾趋懋迁,负贩致其力。

上以奉王供,下以合民食。

嗟余忝命吏,三载贰下邑。

适丁岁屡艰,课计虚所入。

使车勤远人,问俗考肥瘠。

念兹灾疹馀,推额减其籍。

寒者煦之温,饥者哺之粒。

向非大府严,云雨手转剧。

公归被顾问,为我对以臆。

倘能出泥滓,穷困非所惜。

相期在岁寒,梅边问消息。

形式: 古风

朱买臣庙二首(其二)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

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