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山

百年未了青藜杖,又向灵岩坐晚晴。

我与白云同自在,月交秋夜极分明。

青天旷野真能大,白鸟沧江本自清。

俯仰峥嵘男子事,肯将容易负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游历灵岩山的体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首联“百年未了青藜杖,又向灵岩坐晚晴”,以“青藜杖”象征诗人年岁已高,却依然热爱自然,乐于在灵岩山中寻求心灵的宁静。晚晴之景,既为自然美景,也寓意诗人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颔联“我与白云同自在,月交秋夜极分明”,诗人与白云共舞,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由状态。秋夜的月光,明亮而纯净,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明与超脱。

颈联“青天旷野真能大,白鸟沧江本自清”,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天空与清澈的江水,强调了自然界的宏大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广阔无垠,清静自守。

尾联“俯仰峥嵘男子事,肯将容易负平生”,诗人反思人生的起伏与挑战,表示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不会轻易放弃,体现了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这里的“峥嵘”不仅指山峰的险峻,也暗喻人生的坎坷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汎江和徐寿卿

风光满眼欲无边,老子心情亦浩然。

晚日行行飞白鸟,小舟个个泛青天。

谁能此地真无碍,我与青山似有缘。

几欲奉身思乞退,不知明主肯哀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琅琊寺(其一)

窅然天地岂人寰,紫翠无穷十里间。

閒看古松寻坐石,偶随流水入深山。

四时花在岩岩好,何物僧来个个閒。

我有新诗三百首,苍岩题遍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观龙泉寺泉

一泓泻此下烟萝,坐我幽深古涧阿。

树霭散分千太极,镜光摇动百东坡。

云天荡漾看时满,风月招邀坐处多。

岩畔有人如会意,数声全是濯缨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观庄严寺大树

杏坛风雨有桓魋,此树能容老翠微。

梦里几番全是幻,人间万事果谁非。

繁阴蔽日三千界,黛色参天五十围。

我欲南堂借斤斧,不胜三匝绕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