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胜仲赴廷试

过眼纷纷乱骕骦,谁知龙种不寻常。

更生学苦藜分照,长吉诗多锦作囊。

已作怒鹏横绝汉,更随鸣凤集高岗。

天将一第酬寒士,分付宗枝亦有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送赵胜仲赴廷试》。从诗中可以看出,是在祝愿朋友赵胜仲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场合下所写。

"过眼纷纷乱骕骦,谁知龙种不寻常。"

这一句中,“过眼”指的是迅速流转的景象,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纷纷乱骕骦”形容事物繁杂而又紊乱,如同飘泊不定的云彩。“谁知龙种不寻常”则是在说只有少数人能够洞察出赵胜仲这位朋友非凡的才华和命运,就如同人们难以识别隐藏在普通之中的真正英雄。

"更生学苦藜分照,长吉诗多锦作囊。"

这里,“更生”意指继续生长或发展。“学苦藜分照”则是说赵胜仲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如同植物需要阳光一样不可或缺。“长吉诗多锦作囊”中的“长吉”可能是对赵胜仲的赞誉,意味着他的文章如同美丽的锦缎,而“锦作囊”则是在比喻他的作品丰富多彩,如同用锦绣制成的华丽包裹。

"已作怒鹏横绝汉,更随鸣凤集高岗。"

这一句中,“已作怒鹏横绝汉”是说赵胜仲已经展现出如同怒吼的雄鹰一般,跨越了遥远的距离(“绝汉”可能指代科举考试),象征着他在学业上的巨大进步和成就。“更随鸣凤集高岗”则是在说赵胜仲还要跟随那发出了美妙鸣叫的凤凰,聚集在高耸的山岗上,意指他将继续追求更高的学术与文学成就。

"天将一第酬寒士,分付宗枝亦有光。"

最后这句,“天将一第酬寒士”是在说赵胜仲即将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等级的成绩,以此来慰藉那些寒窗苦读、生活艰难的学子。“分付宗枝亦有光”则是指他的才能和学问不仅属于个人,更会照亮他整个家族的荣耀,给予族人以光彩。

李吕在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极力赞扬赵胜仲的才华与将来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期待和祝福。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送郭顺之赴廷试

半生铁砚不偿劳,揽镜惊心已二毛。

缚虎正须还老手,插貂未肯付儿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峡鱼龙息夜涛。

闻说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动挥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黄元董赴廷试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

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

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

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借用邓彦高韵

性学丝毫未易通,醇疵何敢议轲雄。

文章事业须年少,朴钝情怀属老翁。

閒把笑谈穷物外,漫裒今古著胸中。

触来方寸有馀地,喜到小斋缘素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其二)

念昔康强际,频趋几杖前。

交游推上行,礼遇辱忘年。

木落鸡笼坂,风酸薤露篇。

空馀两行泪,飘洒对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