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后堂南窗负暄

万壑无声海不波,一窗油纸暮春和。

醉眠陡觉氍毹赘,围坐翻嫌榾柮多。

水暖玉池添漱咽,花生银海费揩摩。

端如拥褐茅檐下,袛欠乌乌击缶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万籁俱寂海面平静,傍晚时分窗前油纸透着春意。
沉醉中醒来感觉地毯多余,围坐在一起反而嫌柴火太多。
温泉水暖如玉池,喝水都感到滋润,银色的花生仿佛在海底摩擦般珍贵。
如同身在简陋茅屋,只缺那敲击瓦罐的乌乌歌声。

注释

万壑:山谷众多。
无声:寂静无声。
海不波:大海平静无浪。
暮春:晚春时节。
醉眠:酒醉入睡。
氍毹:地毯或毛毯。
赘:多余。
水暖:水温适宜。
玉池:形容池水清澈如玉。
花生:这里指水中的倒影。
银海:比喻水面泛光如银。
揩摩:擦拭。
端如:犹如。
拥褐:穿着粗布衣。
茅檐:茅草屋顶。
乌乌:形容击缶的声音。
击缶歌:击打瓦缶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范成大在春天午后,在大厅后堂南窗下享受宁静时光的情景。"万壑无声海不波"运用比喻,形容四周环境静谧,如同万籁俱寂的山谷与平静的大海,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宁和的氛围。"一窗油纸暮春和"则点明了时间是暮春时节,透过油纸窗,阳光温暖而宜人。

诗人醉眠后醒来,感觉榻上铺的氍毹(毛织品)过于柔软,反而觉得多余;围坐闲聊时,又嫌木柴燃烧的榾柮(烧火棒)太多,暗示生活简朴但舒适。"水暖玉池添漱咽"写池水温热,仿佛能听见潺潺流水声,如同美玉般清澈;"花生银海费揩摩"则以花生比喻银白色的月光洒满地面,需擦拭才能尽显其明亮,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端如拥褐茅檐下,祇欠乌乌击缶歌",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感觉自己就像穿着粗布衣裳在茅屋檐下,只缺少那欢快的击缶歌声来增添生活情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喜爱。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大热泊乐温有怀商卿德称

暑候秋逾浊,江流晚更浑。

瘴风如火焮,岚月似烟昏。

城郭廪君国,山林妃子园。

故人新判袂,得句与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大雪书怀

天将奇赏发清欢,畴昔登临插羽翰。

梅下寻诗骑马滑,松梢索酒倚楼寒。

闭门老子愁无赖,返棹归来兴已阑。

聊掬玉尘添石鼎,自煎鱼眼破龙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小溪县

刈麦千平垄,横槎一小溪。

梓花红绽碎,粟穗绿垂低。

村妇犹多跣,山猿遂少啼。

东川虽已过,锦里尚云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己丑中秋寓宿玉堂闻沈公雅大卿刘正夫户部集张园赏月走笔寄之

笑看收云捲雨忙,沉沉宫树纳空光。

夜长来伴玉堂宿,天近似闻丹桂香。

鳷鹊楼栏浮瑞气,凤凰城阙带新凉。

遥知胜绝西园会,也忆车公对举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