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

沙洲月落宿禽惊,潮起风微晓雾生。

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

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

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月落沙洲,惊动了栖息的鸟儿,潮水上涨,微风中晨雾渐生。
黄鹤知道要启程,黑龙山却在暗中避开前行的路。
烽火旗仿佛辨识出吴门边防的岗哨,遥远的水驿站让人迷失在楚塞的城池中。
江面萧瑟,只见落叶飘零,两地的我们都怀着为官在外的愁绪。

注释

沙洲:江中的小岛或沙滩。
月落:夜晚月亮落下。
宿禽:过夜的鸟类。
潮起:潮水上涨。
风微:微风轻拂。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
上信:启程的信号。
黑龙山:可能指代地名,也可能象征困难。
前程:前方的道路。
火旗:烽火信号旗。
吴门戍:吴地的边防驻军。
水驿:水路上的驿站。
遥迷:远方模糊不清。
楚塞城:楚国边塞的城池。
萧索:冷清、凄凉。
江叶下:江面上飘落的叶子。
宦游:为官在外,仕途奔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清晨即起航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所托重托和对故乡依恋之情。

"沙洲月落宿禽惊",开篇便以一幅静谧画面展现眼前,沙洲上月亮下的宁静被飞鸟的惊扰打破,这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也预示着旅程即将开始。"潮起风微晓雾生"则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动荡,潮汐、微风和晨雾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变化的早晨景象。

接下来的"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黄鹤与黑龙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旅途中信念的坚定以及面对未知挑战时的谨慎态度。黄鹤象征着光明和正直,而黑龙山则代表着隐蔽和深不可测,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强调了旅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险峻与迷茫。火旗可能指的是边关上的烽烟,而水驿则是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两者都涉及到了军事和边疆的警戒状态,显示出旅人所处环境的紧张和动荡。

"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则将视线转向江水,"萧索"二字传达出一种秋天落叶的声音,诗人在这种景象中感受到的是对故土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寂寞。"两乡"指的是旅人的出发地与目的地,而"俱是宦游情"则表明无论是哪一个地方,对诗人来说都充满了作为士大夫的游历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位旅人在早晨启程时对于未知旅途的复杂心理,以及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早渡扬子江

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

青嶂迥开蹲虎戍,碧流潜伏跃龙关。

地分吴楚星辰内,水迫沧溟宇宙间。

焚却戍船无战伐,使知风教被乌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江南暮春寄家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钟陵

龙沙江尾抱钟陵,水郭村桥晚景澄。

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

省抛双旆辞荣宠,遽落丹霄起爱憎。

惆怅旧游同草露,却思恩顾一沾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

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

好风顺举应摩日,逸翮将成莫恋群。

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