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玉溪山

风露撩人尽力清,也应知我到禅扃。

秋声满谷有生气,山意带烟成远形。

皎月欲升天失色,白云初出树留青。

他年若访经行处,合有先生避暑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暑玉溪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风露撩人尽力清”,以清风和露水的清凉触感,生动地展现了避暑环境的宜人之处。接着,“也应知我到禅扃”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禅境的向往,也暗示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主题。

“秋声满谷有生气,山意带烟成远形”两句,通过秋声和山意的描绘,展现了山谷的生机与深远。秋声虽是自然界的声音,却充满了生命力;山意带烟,则赋予了山景一种朦胧而深远的美感。

“皎月欲升天失色,白云初出树留青”则进一步渲染了夜幕降临时的静谧与美丽。月亮即将升起,似乎让天空失去了颜色,而云朵初现,又在树木间留下了青翠的痕迹,这样的景象既神秘又富有诗意。

最后,“他年若访经行处,合有先生避暑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造访此地的期待,以及对可能在此设立避暑亭的想象,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美好相遇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避暑之地的深深喜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留题山房

灵风缥缈竹花飞,怪石参差树影齐。

壶里有天藏日月,杯中无海饮虹蜺。

松生太古鹤应识,路入白云山尽低。

万里黄尘一回首,微茫烟水意悽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春游

巧稳林亭无四邻,背山向水得天真。

风光正及二三月,童子同来六七人。

十日得閒须小醉,一年最好是深春。

鸟声似向花枝说,曾见无怀有此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夜坐有怀寄故人

几叶疏桐万斛秋,四山清露一窗幽。

高情千古谢安石,壮志平生马少游。

有错真成六州铁,欲还空说大刀头。

悠悠且付天公在,未必苍生待尔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赋孙仲诚席上四杯螺

陇鸟回头意若何,刳肠欲我鉴红螺。

微茫山意诗痕在,滟滪江声饮兴多。

圣处已分糟与蟹,醉来唯见酒成波。

千年醒杀江鱼腹,应恨生身在汨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