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安道

同年同第复同门,计治同为待次人。

一纪清时共濡滞,两身孤宦各艰辛。

不要钟鼎须耕道,未遂山林为食贫。

吾党襟期当自信,且随天意养轮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寄陈安道》。诗中描绘了与陈安道同科及第、同窗共学的情谊,以及两人在仕途上的共同经历和各自面对的艰辛。诗人在表达对陈安道的深厚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同年同第复同门,计治同为待次人”,点明了诗人与陈安道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不仅同年及第,同窗共学,更是在官场中相互扶持,共同等待升迁的机会。这种深厚的友谊在古代文人间尤为珍贵,体现了士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精神风貌。

颔联“一纪清时共濡滞,两身孤宦各艰辛”,描述了两人在清平盛世中的共同经历。一纪即十二年,这里指两人在官场中度过的岁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面对官场的沉浮,经历了许多孤独和艰难。这一联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两人在仕途上共同奋斗、相互陪伴的历程。

颈联“不要钟鼎须耕道,未遂山林为食贫”,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钟鼎象征着富贵荣华,耕道则代表了追求道德修养和精神生活。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平静。他希望陈安道能够放弃对功名的执着,追求更加纯粹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山林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也能找到心灵的满足。

尾联“吾党襟期当自信,且随天意养轮囷”,是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诗人鼓励陈安道要相信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顺应天意,无论未来如何,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这一联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又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又和所示

布鼓微声强自信,两篇响答语惊人。

连城自我忻怀宝,八字凭谁叹受辛。

岂为傥来轻有动,但能恬守即安贫。

相期厚养忘多欲,莫似豚蹄祝满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夕

此夕流传久不磨,相逢樽酒且酣歌。

竿垂阮服终成强,腹晒隆书顾几何。

漫道银潢能限隔,未闻河鼓畏风波。

楼间安用穿针乞,世上纷纷巧已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七夕寄安道

去年此夕我拘官,君挟鱼轩到此安。

自尔分驰数千里,岂图今日一交欢。

风萍离合光阴速,月桂交游契分完。

不倒玉壶终未已,待将河汉夜深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附郭照邻舟还乡一首

国门回首气葱葱,拜了君恩去意浓。

故里华舟幸同载,邻邦嘉士喜相从。

高谈浃洽情无畛,新句纵横笔有锋。

往往旁人多羡慕,主人况是郭林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