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寄陈安道》。诗中描绘了与陈安道同科及第、同窗共学的情谊,以及两人在仕途上的共同经历和各自面对的艰辛。诗人在表达对陈安道的深厚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同年同第复同门,计治同为待次人”,点明了诗人与陈安道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不仅同年及第,同窗共学,更是在官场中相互扶持,共同等待升迁的机会。这种深厚的友谊在古代文人间尤为珍贵,体现了士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精神风貌。
颔联“一纪清时共濡滞,两身孤宦各艰辛”,描述了两人在清平盛世中的共同经历。一纪即十二年,这里指两人在官场中度过的岁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面对官场的沉浮,经历了许多孤独和艰难。这一联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两人在仕途上共同奋斗、相互陪伴的历程。
颈联“不要钟鼎须耕道,未遂山林为食贫”,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钟鼎象征着富贵荣华,耕道则代表了追求道德修养和精神生活。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平静。他希望陈安道能够放弃对功名的执着,追求更加纯粹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山林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也能找到心灵的满足。
尾联“吾党襟期当自信,且随天意养轮囷”,是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诗人鼓励陈安道要相信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顺应天意,无论未来如何,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这一联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又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