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雨绝梦无情,灯帏恍惚明。

馀香收病室,高枕压愁城。

树动窗含影,钟来屋接声。

更阑拥衾坐,侧耳听鸡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不眠之人的心境与所见所闻,充满了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雨绝梦无情,灯帏恍惚明”以雨停后梦境的消失和灯光在帷幕中的模糊映照,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迷离的氛围。雨的停止象征着外界的宁静,但内心的梦境却无迹可寻,仿佛一切美好都已消逝。灯光在帷幕中若隐若现,既照亮了眼前的现实,又在虚幻中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颔联“馀香收病室,高枕压愁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和压抑的情绪。病室中的余香,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如今却只能独自品味;高枕而卧,似乎能暂时逃避现实的烦恼,但愁绪却如同一座城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里通过“病室”和“愁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

颈联“树动窗含影,钟来屋接声”则将注意力转向了外界的自然景象。树木轻轻摇曳,光影在窗户上投下斑驳的痕迹,这既是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是内心情感的外化。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与屋内的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宗教意味的画面。这一联通过自然与人的互动,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尾联“更阑拥衾坐,侧耳听鸡鸣”将时间推进至黎明前的寂静时刻。夜深人静时分,诗人独自坐在被窝中,侧耳倾听远处传来的鸡鸣声。鸡鸣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意味着旧的一夜即将过去。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也寄托了对未来希望的微弱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深夜不眠之人内心的孤独、压抑以及对未来的些许期待,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9)

朱谋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居独夜

吟苦竟忘寐,一灯孤影人。

溪楼连夜雪,山县隔年春。

水碓响空涧,石床生薄尘。

寒更过桥去,还向酒家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白下集沈生予明府席上赋得春草

芳杜夺幽色,秦淮客路遥。

青莲邀笛步,绿锁赛工桥。

柔雨生三径,残烟认六朝。

梦归南浦里,几个别魂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病间寄徐无染兵宪

西风黄叶病沉沉,尚忆衔杯不废吟。

我渐老来如烛影,君凭官去肯灰心。

时尝药碗知寒苦,月醉篮舆爱夜深。

别后同游常入梦,蒋家幽径许谁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夕袁太守招集衙斋

宵无郡事有闲情,为问山经几日成。

石榻澹云孤客梦,帘栊疏雨一官清。

灯明草阁惊虫响,烟逼茶铛阻鹤行。

向说匡家秋不尽,满檐寒瀑漱松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