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訾洲在烟雨中的景象,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意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
首句“分合滩头见訾洲”,点明地点,暗示訾洲与水流的关系,仿佛訾洲是水流中的一处静止之物,又或是水流中的一处转折点,形象地描绘出訾洲在水中的位置与状态。
“訾洲烟雨水云秋”一句,将訾洲置于烟雨朦胧的秋季景色之中,烟雨缭绕,水云交融,营造了一种迷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秋天的元素增添了季节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接下来,“空濛细縠沙头籁,散乱跳珠波面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訾洲周围的自然景观。细縠形容水面如细纹般波动,沙头籁则是指沙岸边的风声,跳珠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跳跃的水珠,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訾洲周围环境的动态美。
“鸥鹭飞翔来上立,蛟龙腾跃此中浮”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生物在訾洲周围的活动。鸥鹭轻盈地飞翔,似乎在訾洲上空盘旋,而蛟龙则在水中腾跃,两者动静结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命力。
最后,“蓑衣箬笠垂杨外,时有渔人横钓舟”两句,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蓑衣和箬笠是渔民的传统装束,垂杨外则暗示了渔民在岸边或小舟上的活动,而“时有渔人横钓舟”则点明了渔民的日常劳作,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活的气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訾洲在烟雨中的独特魅力,以及周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是一幅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