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八景(其五)訾洲烟雨

分合滩头见訾洲,訾洲烟雨水云秋。

空濛细縠沙头籁,散乱跳珠波面浮。

鸥鹭飞翔来上立,蛟龙腾跃此中浮。

蓑衣箬笠垂杨外,时有渔人横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訾洲在烟雨中的景象,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意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

首句“分合滩头见訾洲”,点明地点,暗示訾洲与水流的关系,仿佛訾洲是水流中的一处静止之物,又或是水流中的一处转折点,形象地描绘出訾洲在水中的位置与状态。

“訾洲烟雨水云秋”一句,将訾洲置于烟雨朦胧的秋季景色之中,烟雨缭绕,水云交融,营造了一种迷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秋天的元素增添了季节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接下来,“空濛细縠沙头籁,散乱跳珠波面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訾洲周围的自然景观。细縠形容水面如细纹般波动,沙头籁则是指沙岸边的风声,跳珠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跳跃的水珠,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訾洲周围环境的动态美。

“鸥鹭飞翔来上立,蛟龙腾跃此中浮”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生物在訾洲周围的活动。鸥鹭轻盈地飞翔,似乎在訾洲上空盘旋,而蛟龙则在水中腾跃,两者动静结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命力。

最后,“蓑衣箬笠垂杨外,时有渔人横钓舟”两句,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蓑衣和箬笠是渔民的传统装束,垂杨外则暗示了渔民在岸边或小舟上的活动,而“时有渔人横钓舟”则点明了渔民的日常劳作,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活的气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訾洲在烟雨中的独特魅力,以及周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是一幅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14)

吕思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名臣。历任侍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国子监翰林学士、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曾参与编修过辽史、金史、宋史三史。其人性情刚直、倔强,直言敢谏、秉公办事。主要著作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

  • 字:仲实
  • 籍贯:平定
  • 生卒年:1293年-1357年

相关古诗词

桂林八景(其六)桂岭晴岚

桂岭崇崇插绛霄,晴岚浮动翠云飘。

峰峦碧润轻翻縠,岩壑精荧深染绡。

晚霭忽开高突兀,馀辉斜抹蔚苕峣。

缓行鸟径衣裳湿,莫说梅花万里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桂林八景(其七)青碧上方

献花随喜上方行,云影天光入户庭。

江水远翻僧眼碧,山峰轻染佛头青。

恒河莫讶沙无数,鹫岭休惊岳有灵。

色界不空因相起,贝多叶上写莲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桂林八景(其八)栖霞真境

七星山畔列松杉,羽服栖霞雪一龛。

人自世间来世外,洞从山北出山南。

日边五色迷晴霭,顶上三华粲夕岚。

仙去儒游真境在,一轮明月影寒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游嘉山

不到嘉山十五年,神林祠宇两悠然。

鹅溪鹅泛溪头月,龙井龙蟠井底天。

霖雨未能酬素志,烟霞且得遂高眠。

一觞一咏归来晚,朋友相联若有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