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素节清明照水台,夷涂行骋忽徘徊。
惊人险句何妨露,向阙丹心未可灰。
马勒春风朝弁集,鸡呼晓日禁门开。
从来早赐清閒对,不信君王肯弃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送前水监王仲贤郎中赴阙》。诗中,诗人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王仲贤郎中即将赴京的情景。"素节清明照水台",以清明节的明亮月色象征着郎中的清白和才华,暗示了他的品德与才情。"夷涂行骋忽徘徊",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仕途的复杂心情,既有期待又有担忧。
"惊人险句何妨露",鼓励王仲贤在朝廷上敢于直言,即使面临风险也不必隐藏才华。"向阙丹心未可灰",强调他对国家的忠诚之心不会因任何困难而消磨。接下来两句通过马蹄声和鸡鸣声,描绘了清晨的宫廷景象,预示着新的一天和新的机遇。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王仲贤能得到君王赏识的坚信,认为他早晚会得到清闲的职位,显示出对他的才华和能力的高度信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人才的肯定,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之美。
不详
宣城从古胜,谢守擅风流。
夫子名当世,君王付此州。
讼铃闲郡阁,吟笔动江楼。
莫忆窗中句,能诗今隐侯。
胸中六籍收高谊,手抚辞章应礼闱。
不饮故人相别酒,恐沾寿母自缝衣。
吴河击棹开深冻,汴日迎鞭弄短晖。
四十明年方得仕,平生未与古人违。
年年不会春来处,疑自深红嫩白间。
今日却从何处去,明年依旧待君还。
不堪眼见莺花老,安得心同木石顽。
身外韶华犹可再,其如绿鬓与朱颜。
卞山风月古,秀发在诗人。
之子含清骨,禅师托后身。
千篇取箧藁,一梦绕乡蘋。
知己大丞相,无劳揖缙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