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送别僧人觉上人还霅溪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觉上人的赞美和对其归乡的祝福。首句“卞山风月古”描绘了卞山的古老风月,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韵味。接着,“秀发在诗人”将觉上人的才华比作秀美的诗情,暗示他不仅修行深厚,且有文采。
“之子含清骨”进一步赞美他的品格,说他如同出尘的高士,有着纯洁的内心。“禅师托后身”则将他视为禅宗的传承者,暗示其修行境界高深。后两句“千篇取箧藁,一梦绕乡蘋”表达了对觉上人创作无数佳篇的敬佩,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如浮萍般随波逐流。
最后,诗人以“知己大丞相”来比喻觉上人,虽然他并未位居显要,但却是诗人心中的重要朋友,无需拘泥于世俗礼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觉上人的深厚友情和对其人品才情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