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佐为一位殉节的伯大人所作的挽诗,通过“盛代褒忠典”开篇,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崇高敬意与表彰。诗中“贤侯义烈彰”赞颂了殉节者的英勇与高尚品德。“至今传昔岭,如古奋沙场”,描绘了殉节者的事迹如同古代战场上的英雄,流传至今,激励人心。接着,“俎豆春秋茂,旂常姓字光”两句,以祭祀和旗帜象征着殉节者的精神永存,其姓名如同日月星辰般闪耀。最后,“浣花祠庙在,幽韵起松篁”则点明了殉节者被纪念的地点,祠庙中的幽静之音仿佛从松竹间传来,寓意着其精神的永恒与深远影响。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殉节者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