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六月阴雨书寄晓亭妹丈

连宵风雨过山巅,暑气全消六月天。

晨起罗衣知已薄,夜来着意更添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经过连日风雨之后,暑气消散,气候转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微妙影响。

首句“连宵风雨过山巅”,以“连宵”形容风雨持续的时间之长,“过山巅”则暗示风雨之大,不仅覆盖了山峰,也预示着暑气将被驱散。这一句既渲染了风雨的气势,也为下文暑气的消减埋下了伏笔。

次句“暑气全消六月天”,直接点明了风雨过后暑气消失的景象,将季节与天气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第三句“晨起罗衣知已薄”,通过个人的穿衣感受,进一步强调了气温的下降。清晨起床时,原本以为合适的轻薄衣物显得过于单薄,暗示了温度的骤降。

最后一句“夜来着意更添绵”,则从夜晚的穿衣需求出发,说明随着气温继续降低,需要增加衣物以保暖。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适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捕捉并表达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30)

安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晤晓亭聊赋七绝以寄之

暌违南北路三千,恍惚逢君话旧年。

最恨鸡声频报晓,惊残好梦不常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七夕

年年飞鹊架银河,才值佳期瞥眼过。

人世每虞欢会少,仙家转喜别情多。

针穿彩殿空临月,瓜祭琼筵未有梭。

不解天孙愚弄意,平明还问巧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月出偶步

夜永不成眠,疏林明月上。

抚景惜清光,飘然独长往。

野径蛩乱鸣,隔溪人语响。

宿鸟绕树飞,岸草露华朗。

天香随风过,顿觉诗心爽。

弄影发清歌,逍遥脱尘网。

归卧月明处,极浦响渔榜。

四顾尽空明,此景共谁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风雨窃喜偶成古风一篇飞敢谓念切民依聊自遣夜窗孤寂耳

昔从郊野自闲游,偶闻父老语西畴。

谓自入秋无滴雨,桔槔欲敝不胜愁。

归来日日望云气,长空一色虹霓未。

拟向神龙寄片语,暂借银河惠不费。

昨宵微雨过墙来,连朝淅沥润莓苔。

银丝错落舞金井,碎珠千万下瑶台。

从斯高下齐沾足,一望平畴争吐绿。

而今庶可卜西成,会见年丰敦善俗。

田家交庆乐难支,群深颂祷发讴思。

倩得书生一支笔,写出万家喜雨诗。

我为农民志欣幸,甘泽滂沱沛四境。

可知天本悯群黎,特虑无人为民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