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经历奔丧还偃师

清代服朝命,怀此好爵縻。

安知失所怙,抱恸俄在兹。

辍理遵反路,岁暮风凄凄。

行行泣且悲,血泪不可挥。

归当趋故庭,益复哀以思。

竭力谅弗逮,致身犹可希。

庶几强节恸,显扬以为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得知亲人去世后,毅然辞官,踏上归途,悲痛欲绝,满含泪水,心中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亲情的深刻眷恋。

“清代服朝命,怀此好爵縻。” 开篇即点出主人公原本在朝廷任职,享受着高官厚禄的生活,但内心深处却怀揣着对家庭的思念和责任。

“安知失所怙,抱恸俄在兹。” 突然得知亲人去世的消息,他深感意外和痛苦,内心的悲伤难以言表。

“辍理遵反路,岁暮风凄凄。” 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官职,踏上回家的路,正值岁末,寒风凛冽,更添了几分凄凉。

“行行泣且悲,血泪不可挥。” 在归途中,他边走边哭,泪水和着血水,无法拭去,表达了他深深的哀伤和不舍。

“归当趋故庭,益复哀以思。” 回到家中,面对熟悉的环境,他的哀思更加浓烈,对亲人的思念愈发深切。

“竭力谅弗逮,致身犹可希。” 尽管努力已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但他仍然希望自己的身体能为家族带来希望。

“庶几强节恸,显扬以为期。” 最后,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坚强和节制来表达对亲人的悼念,并以此作为对家族的贡献和纪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主人公行为和心理的细腻刻画,生动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黄侍读家赏瑞菊

霜降丰钟鸣,虎啸谷风生。

气类各有召,何况善所徵。

君子际昌期,冠绂趋明庭。

致勤靡夙夜,惟恭秉忠贞。

至诚会感孚,嘉祥聿来应。

众卉悴寒节,贞菊粲前楹。

同叶迸赪蕤,骈芳出紫茎。

动如比翼翔,静若连理荣。

夕下玉堂中,高贤集良朋。

玩赏验至理,讴吟播芬馨。

孰云微植兹,从知兆方兴。

谨始永弗渝,奕世垂休声。

形式: 古风

送杨参政景衡考绩还福建

恭命佐南服,缅临山海区。

旬宣尽臣职,夙夜忘其劬。

恻恻轸民隐,宛宛运良谟。

明如孤月悬,温如春阳舒。

八州谅闳远,惠化罔不敷。

行身著表率,下者无侵渔。

千里亘弦歌,遐迩皆晏如。

考绩属兹岁,整驾趋皇都。

峨峨双龙阙,彤闱焕金铺。

剑佩森九陛,朱衣肃来趋。

拜辞遽徂征,言归即脩途。

相送国南门,何以赠离居。

宦成古所戒,善始贵无渝。

期君永终誉,庶贻青简书。

形式: 古风

赋得快阁送曾日章使安南

朝日丽金闺,赪霞焕彤庭。

拜辞出君门,岁暮万里行。

行指古交州,南云杳冥冥。

骏马向风嘶,翩翩逐行旌。

遥经彭蠡泽,还过西昌城。

杰阁何巍巍,弭节一来登。

章水朝宗去,三山如秣陵。

思忆双龙阙,北望心怦怦。

怀远由圣君,宣德命九卿。

载驰实臣职,岂敢稽王程。

伊昔黄太史,遗祠并南楹。

且复礼前脩,感激慕忠贞。

逝矣慎树立,千春齐鸿名。

形式: 古风

送吴寺丞归滁州

白露下梧桐,秋风激砧杵。

策马出都城,扬舲越江浦。

朋游皆伫立,望望滁阳路。

昨晤恨已迟,晨别嗟何遽。

念君将门子,恬澹如韦布。

文藻发篇章,游情在毫素。

前者抚茕嫠,攀辕惜其去。

归来官太仆,优游九卿副。

三载畜蕃息,考绩腾令誉。

琅琊山水清,周游昔已屡。

归心复遄飞,斯须不相顾。

安得往从之,一写予所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