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菊叶萱芽初出土,冻齑冷面欲宜人。
老人脾病难随汝,洗釜磨刀待晚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春天刚出土的菊花嫩叶和萱草新芽为描绘对象,形象地展现了早春时节的清新气息。"菊叶萱芽初出土"一句,通过这两个植物的生长状态,表达了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
然而,紧接着的"冻齑冷面欲宜人",则通过"冻齑"(冷冻的菜末)和"冷面"(形容事物未经烹饪的生冷),暗示了早春的寒冷还未完全退去,食物尚需加热才能适宜食用。这与前句的生机形成对比,展现出早春季节的特点。
"老人脾病难随汝"一句,诗人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作比,暗示自己年老体弱,难以适应早春的寒凉,需要等待气候转暖的"晚春"。最后的"洗釜磨刀待晚春",则寓含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准备在气候适宜时开始新的生活或活动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早春景象为背景,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雪覆西山三顷麦,一犁春雨祝天工。
麦秋幸与人同饱,昔日黄门今老农。
筑室恨除千本竹,及春先补百株花。
隔年预与园夫约,春雨晴时问汝家。
瓮中腊脚长忧冻,户外春风那得知。
酒熟定应花未动,举瓢先对柳千丝。
佳人旋贴钗头胜,园父初挑雪底芹。
欲得春来怕春晚,春来会似出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