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范华宇治圃却寄

于世复何事,随时学种园。

一身馀草泽,八口待辕门。

城柳移畦影,春禽啄月痕。

相思聊以寄,寒暖不堪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独白与情感寄托。诗中“于世复何事,随时学种园”两句,既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又展现了随季节变化勤于劳作的情景,体现了诗人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

“一身馀草泽,八口待辕门”则揭示了诗人作为僧人的生活状态,一人肩负着草泽之中的修行,同时还要照顾八个家庭成员的生计,这种矛盾与责任并存的境遇,反映了其在精神追求与现实责任之间的挣扎与平衡。

“城柳移畦影,春禽啄月痕”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城中的柳树投射出的阴影随着畦田的轮廓变化,春日的鸟儿在月光下觅食,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相思聊以寄,寒暖不堪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琐碎、冷暖无常的感慨。通过这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哲理意味,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流露。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释函是作为一个僧人,在面对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然、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山品台设领诸衲上华首

三老潮头暗,百花春后明。

莫频回首处,遥慰故山情。

离乱田庄旧,辛勤手足轻。

吾门多乐事,不是畏时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萤火

尚尔微明志,遐心共隐沦。

昏霾应自见,白日畏投人。

春草独行处,禅房閒坐身。

高低怜羽短,曾不却迷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分粥与饥者

戎马嗟何已,秋田苦未登。

井闾无少壮,贫病绝亲朋。

笑我生方拙,怜人强不能。

一瓢分众粥,惭愧远投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离欲为众乞食

山浅松花少,枝危鹤影高。

图将六月息,不爱一人劳。

俯仰随双屦,风尘有敝袍。

秋风初入户,迟尔返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