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阿谁踏著雪峰踪,三世诸佛火燄中。
赖有云门相暖热,火屋吹得满堂红。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探讨了在极端逆境中的精神力量与内在温暖。"阿谁踏著雪峰踪,三世诸佛火燄中",开篇即以雪峰象征修行的艰难与挑战,三世诸佛的火焰则代表了佛法的炽烈与永恒,诗人在此提出问题:在这样的逆境中,是谁能够坚持下来?这不仅是对个人意志的拷问,也是对修行者精神境界的探索。
"赖有云门相暖热,火屋吹得满堂红",后两句则给出了答案。"云门"是禅宗史上著名的高僧,此处借指云门寺或云门禅法,象征着一种内在的温暖和光明。"火屋"则是比喻内心的火焰,通过云门禅法的指引,即使是在严寒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温暖,如同火屋一般,不仅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满堂红"则形象地描绘出这种温暖和光明的扩散,不仅局限于个体,而是能影响周围的一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光明的重要性,以及禅宗思想如何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和指引。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别面不如花有笑,离情难似竹无心。
因入说著曹家女,引得相思病转深。
庞婆移转髻边梳,一段风流举世无。
万事但将公道断,维那不用笔头书。
长江辊底浪如银,秋日白蘋红蓼新。
莫怪扁舟难到岸,行船由在把梢人。
父子相逢臭味同,龙泉宝剑再磨砻。
要明马祖当年喝,大地山河尽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