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鱼一尾不曾有,又诺毗陵苍鼠毫。
细粒吴粳谁下咽,尖头越管底能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走笔戏邵兴宗》,通过描绘子鱼罕见和细小的物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邵兴宗之间的轻松戏谑之情。首句“子鱼一尾不曾有”暗示了子鱼的稀罕,可能寓言朋友间的难得相聚或珍贵的友情。次句“又诺毗陵苍鼠毫”则以苍鼠毫笔为喻,形容邵兴宗的才情如同微小却坚韧的鼠毫,细腻而有力。
第三句“细粒吴粳谁下咽”,吴粳指的是江南地区的细米,诗人以此形容邵兴宗的品味高雅,暗示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一句“尖头越管底能操”,越管是古代的一种硬毫毛笔,尖头比喻邵兴宗的才思敏捷,能运用自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物象,既赞美了朋友的才华,也流露出诗人与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玩笑气氛。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祇知七日哭秦庭。
已见杨花扑扑飞,鲚鱼江上正鲜肥。
早知甘美胜羊酪,错把莼羹定是非。
江风裂瓦鸣,浦口惊波作。
君驾何不来,客心空寂寞。
此去吾乡二千里,不看素萼两三年。
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值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