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馀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

觱沸泺水源,奫沦晋溪波。

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鼍。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

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

今朝一扫众峰出,千鬟万髻高峨峨。

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

山阳十月未摇落,翠蕤云旓相荡摩。

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

石间仙人迹,石烂迹不磨。

仙人去不返,六龙忽蹉跎。

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杀孙公和。

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

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元子乐矣君其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涌金亭示同游诸君》,描绘了太行山的雄伟景象以及诗人游览涌金亭时的感受。诗人以太行山的元气开篇,将其比作巨鳌昂首入海,形象生动。他沿途经过汾晋,对济源盘谷的美景也赞叹不已,认为苏门多烟景更胜一筹。涌金亭下的泉水汇聚成海眼,波涛汹涌,洞穴深邃,仿佛藏匿着神秘的鬼怪蛟鼍。

诗人描述了泉水的动态之美,如水妃簸弄明月,地藏的力量蕴含其中。湖面平静如酒,十里云锦般的荷花随风翻动,而风雨相会的时刻,诗人感叹世事无常。尽管山行艰难,但眼前壮丽的景色让他心生豪情,期待能一醉方休。

诗中提到的“孙公和”可能是指孙绰,诗人借此表达对盛世不再的感慨。并州少年枕戈待旦,暗示战乱的时代背景。诗人向谢安石敬酒,询问苍生的境况,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最后,诗人呼吁同游者共赏此景,一同歌唱,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热爱。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山水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小娘歌十首(其六)

雁雁相送过河来,人歌人哭雁声哀。

雁到秋来却南去,南人北渡几时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续小娘歌十首(其三)

山无洞穴水无船,单骑驱人动数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处避明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游天坛杂诗五首(其四)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登恒山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