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裕承所作的《留别浪穹绅民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规范的坚持。
首句“家法相承未敢移”表明了诗人遵循家族传统,不敢轻易改变的原则。接着,“平情审理岂矜奇”强调在处理事务时保持公正无私,不追求奇特的效果。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公平正义的坚守。
“每无善策筹新政,赖有清规慰远思。”则表达了在面对新政策或变革时,虽然可能缺乏完善的策略,但依靠清正的规则可以安抚人心,稳定局势。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规则的重视以及在变革中寻求稳定的态度。
“茅茹拔连钦士汇,苞苴屏绝泯奸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选拔人才和清除腐败的决心。通过拔除与邪恶势力相连的官员,汇聚贤能之士,同时杜绝贿赂,消除欺诈行为,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清廉的强烈愿望。
最后,“感怀时势增惆怅,应变乘机孰与宜。”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形势时的感慨和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在应对变化时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道德规范的坚持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革的思考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沉忧虑,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