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浪穹绅民三首(其三)

大地春风拂面和,我今惜别转蹉跎。

口虽未饮骊歌酒,心已难忘凤羽河。

具体乍将基础立,抚衷仍觉感惭多。

黯然忽唱阳关曲,无奈攀辕父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裕承所作的《留别浪穹绅民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与人分别的不舍。

首句“大地春风拂面和”描绘了一幅春日和煦、万物复苏的画面,春风轻拂,给人以温暖舒适之感,预示着新的开始。接着,“我今惜别转蹉跎”,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沉重心情,时间似乎变得缓慢,每一刻都显得格外珍贵。

“口虽未饮骊歌酒,心已难忘凤羽河。”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不舍。虽然没有饮酒饯行,但心中却难以忘怀与友人的相聚之地——凤羽河。这里运用了“骊歌”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具体乍将基础立,抚衷仍觉感惭多。”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即将离开之际,他或许在思考如何稳固自己的根基,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愧疚和感激之情。这既是对自身未来的期许,也是对过去时光的反思。

最后,“黯然忽唱阳关曲,无奈攀辕父老何。”诗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阳关曲》,这是古代送别时常用的一首歌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眷恋,即使面对离别,也无法割舍那份深厚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友情、亲情的珍视,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5)

王裕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竹城寺吊段武威灵君

孝廉都属国,勋业重君侯。

介士铙歌日,先零鏖战秋。

官阶镌铁圹,铜柱卧灵丘。

壮志今何在,黄花落地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蜀山挽陈振春

桴鼓言行海上编,鸿邻待拯去欣然。

眉间精悍方山子,春尽欢谈麻步川。

沘水涧槃君啸傲,蜀峰阿阁我流连。

经秋重过鹿门月,云散烟销已矣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后霍山水灾

破块鸣条动大千,北鸿南燕怅秋田。

我穷安适乌托国,世乱宁论马踏边。

一夕巫祁惊霍岳,万家夜壑泣尧天。

丹霾赤地蛟蝗并,劫尽山存问老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椿树冈阻雨

屋角云垂压酒旗,东风袅袅柳丝丝。

花飞满店无人管,独倚西窗听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